打印页面

首页 > 治理要闻 “青力青为”擦亮“青”字招牌 全面赋能贡献青春力量

“青力青为”擦亮“青”字招牌 全面赋能贡献青春力量

为持续深化“青”字品牌建设,充分调动团员青年建功热情与干劲,共青团莱阳市委根据青年群体变化,不断调整工作思路、改革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多形式为青年搭建平台,引导青年群体围绕市委“11349”工作思路勇挑重担、攻坚克难、服务大局,全方位凝聚“青力量”、争当“青先锋”、激发“青智慧”,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青动能”。

锚定“厚德梨乡”,激扬志愿青春。以全省县级志愿服务新标杆为目标,致力于打造运行规范化、服务多元化的青年志愿服务体系。一是精细化壮大志愿服务队伍。扩充全市在册青年志愿者人数至2500人,新建防溺水阻泳青年志愿者队伍3支,开展应急救援、交通秩序维护、赛事活动服务等专业培训12次,培养高素质、高水准青年志愿者470余人。二是深化“一老一小”群体关爱活动。依托华星青少年服务中心、青年之家开展爱心公益课堂27次,结对帮扶困境儿童110人,覆盖有需求重点青少年群体300余人次。汇聚莱阳市中心医院、中医医院优秀青年医师资源,持续扩大“医路阳光”志愿服务影响力,先后赴18个镇街47个村庄开展义诊志愿服务300余人次。开展“金晖助老”37次,为65岁以上老人开展义诊、义剪、慰问走访800余人次。三是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提升贡献度。依托“乡村振兴青年学院”惠商助农平台开展助农销售志愿服务4场,帮助销售囤积果蔬20余吨,提升农户收益37万元。组织20支社区青年志愿服务队开展居民满意度提升、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志愿服务项目57次,协助全市各部门开展摸排走访群众20000余人次,以真诚的为民服务态度、多元化的志愿服务项目赢得广大群众一致好评。

推动校地“双创”,深化“青鸟归莱”。牢牢把握团中央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重点县打造机遇,打通青年“双创”群体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最后一公里”,突破青年人才创业就业瓶颈。一是拓宽青年创业就业渠道。联系企业100余家开展“春风行动”“青鸟扬帆 就选莱阳”引才留才活动5场,累计提供岗位2114个,达成意向岗位1103个。二是搭建本土大学生实践平台。联合山东农业大学、烟台大学设立“青鸟驿站”3处,绘制在外青才“云地图”,对接莱阳籍大学生400余人。持续开展“青鸟归莱”大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征集全市党政机关岗位230余个,择优筛选录用217名莱阳籍学子到岗实践。三是加强青年创业就业服务力度。坚持以点带面,联系汉庭、华驿打造2处高品质“青年驿站”,从为就业大学生提供免费住宿等方面着手,坚持“一站式”服务,便捷预约流程、快速审核反馈,现场服务到位、强化后续服务,打造青年来莱“暖心第一站”。

聚焦青年所需,打造“青心为莱”。贯彻落实上级开展“有Young青年”“青心烟台”社群社交服务工作要求和关于人才工作的部署要求,深入了解青年群体所需所盼,聚力打造“青心为莱”青年联谊品牌,用心用情服务青年群体婚恋需求。一是广泛构建青年社交拓扑框架。线上推广使用“港城心青年”青年人才联谊小程序,县域范围内注册使用人数300余人,每小时使用人数最高突破200人次;线下累计组织烘焙类、军旅类、拓展类等不同主题的青年联谊活动12场,服务青年人才400余名。二是按需定制青年喜闻乐见的联谊形式。主动对接市总工会、市妇联等具有联谊活动职能部门共同开展问卷调查,结合教师节、建军节等时间节点,纳入趣味运动会、烘焙、剧本杀等活动元素,帮助青年群体更好卸下心理负担,展现自我风采。三是充分做好青年婚恋基础保障。汇聚青年企业家协会资源,为青年联谊活动牵手成婚的青年群体提供人均购买房产、首饰、家电节省3-5万元的惠青大礼包,为青年在莱、留莱解决“关键小事”,让他们真正“爱在梨乡难以离开”。

文章来源:https://www.jicengzhizhi.com/2024/0619/718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