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治理要闻 生态文明|焦作奋力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
生态文明|焦作奋力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
核心提示:
焦作古称山阳、怀川,北依太行,南临黄河,山水环抱,形成了独特的怀川文化。这里有治水英雄女娲在此“积芦灰以上止淫水”的动人传说;有神农氏后裔在此“雍防百川,堕高堙庳”的感人故事;有大禹在此“疏黄导沁入海”的惊天壮举;有二千年历史的古老灌区;有可与红旗渠媲美的“人工天河”引沁渠。这都是怀川儿女与天斗、与地斗、图富强的历史见证。
生态兴则文明兴。走进新时代,市委、市政府按照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从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论”科学论断,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建设“四个焦作”和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示范城市的高度,开启了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的新征程。三年多来,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一张蓝图干到底,大干苦干加巧干,一幅“河湖畅通、生态健康、宜居宜游、人水和谐”的水生态文明壮美画卷,已经绽放出迷人风采,为推动焦作转型发展,让焦作在中原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增添了浓墨重彩。
潮起怀川,大手笔描绘水生态文明壮丽画卷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更是焦作368万人民的热切期盼。
2014年5月,国家水利部批准我市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自此拉开了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大幕。
2015年7月,我市把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与生态文明、全域旅游、转型发展等统筹考虑,用国际视野、战略眼光,从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建设美丽焦作的高度,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思想和“节水优先、空间布局、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高起点、大手笔制订了《焦作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提出了构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六水融合”体系的建设方略,明确了以“实现生态系统可持续健康发展”和“经济社会永续发展”为原则,以“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为手段,以“节约用水、循环水系、河湖连通、多源共济”为重点的治水思路,确立了把焦作建成“河湖畅通、生态健康、宜居宜游、人水和谐”的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宏伟目标。
我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范围涉及焦作市域,涵盖孟州、沁阳等11个县(市)区,总面积达4071平方公里,其中以焦作市城区为重点。通过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实现全域河湖水系连通,构建全域生态水网,形成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水管理、水文化“六位一体”水生态文明体系,真正把焦作建成兼具生态之美、发展之美、和谐之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有机统一的国家级水生态文明城市。
为此,我市以构建六大体系为着力点,确立了“一核、两脉、三区、四带、多点”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布局。
“一核”即打造宜居的焦作市城区。通过新开挖河道实现城区水系相互贯通,完善引水、调水、蓄水设施,形成“四廊六脉连山水,三环碧水泛轻舟,五库六湖嵌明珠,湿地生态现美景”的城市水系格局。
“两脉”即带来充足水资源的黄河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完善引黄工程,建设南水北调配套水厂,形成“多源联调保供给”的供水格局。
“三区”即重点打造北部太行山生态区、中部平原水网区和南部黄河水源涵养区。通过北部太行山生态区建设,形成北部生态屏障;结合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和湿地建设行动计划,构建中部平原水网,促进生态系统修复,并对地下水进行有效补源;依托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工程,推进防沙治沙林、沿黄经济带、速生丰产林等防护林建设,构建南部生态屏障。
“四带”即沁河、丹河、蟒河和大沙河4条重点河道功能带。推进沁河、蟒河、大沙河河道治理和河道防护林建设,开展上游小流域综合整治,加强重点河流的水污染防治,促进水系良性循环发展。建设大沙河文化景观带、沁河文化景观带和蟒河生态文化景观带,形成以工程为轴心,既能体现兴利除害功能,又能反映本地区本流域特有的优美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的乐水家园。
“多点”即分布在全市的涉水工程节点。以现有和规划的水库工程、调蓄工程、湿地、美丽乡村等涉水节点为依托,以河流水系网络为骨架,强化不同涉水节点作用,充分发挥多样化水生态功能,共同构建青山相拥、绿水环绕、人水和谐的水生态格局。
水润山阳,河湖湿地织水网,大美焦作入画来
非常之力成就非凡之作。
今年是水生态文明城市决战之年,焦作市举全市之力,掀起了建设高潮,一个“多源联调保供给,河湖相连泛轻舟,奇山秀水融覃怀”的大美焦作已经展现在人们面前。
修武完成了马鞍石水库、群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白龙潭水库正在加紧施工,宁城公园、七贤公园、运粮河生态改造项目提升了县城品位,成了环境优美、休闲娱乐的好场所。
解放、山阳、马村、中站及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五城区,紧紧围绕城市水系、南水北调绿化带征迁、黑臭水体治理、大沙河生态治理、北山治理等重大战役,一条心、一股劲,精彩完成了各自承担的艰巨任务,把城市打扮得更加秀美。
武陟县建成了占地500亩、水面200亩的龙泉湖公园,占地1200亩的覃怀公园,占地800亩的仰韶公园及龙泽湖公园、凤仪湖公园和引黄入焦工程;投资上亿元对老蟒河、二四区涝河和共产主义渠进行改造提升。
今年全市重点打造的总投资50.19亿元的十大示范工程也喜结硕果。
“焦博修”水系连通工程。该工程总投资12亿元,通过城市水系建设,使焦作市区、博爱县、修武县形成内部大循环的生态水网。焦作市区通过新开挖河道实现城区水系的相互贯通,博爱县城水系通过幸福河和上秦河汇入大沙河,经贯穿三地的大沙河向修武县城水系补水。
引黄入焦工程。该工程总投资1.6亿元,从黄河到海河跨流域引水,总干渠依托引黄沁北灌区,工程自武陟驾部黄河控导工程首闸引水,沿9.8公里的沁南干渠,蜿蜒北行至沁北干渠南端,从地下33米处,穿越1920米长的沁河倒虹吸,再穿过蒋沟河、郑焦高速、晋新高速一路北上直送入城市水系。该工程年引水可达3300万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15万亩,缓解了项目区用水紧张局面,减少了地下水开采量,改善了市区周边生态环境,为大沙河及龙源湖提供了稳定的生态景观水源。
孟州市生态水系工程。该项目以区域9条河流、19座水库等五大水源为支撑,规划建设“九河九湖一环城,十九水库四湿地”生态水系。工程目前已完成投资4.6亿元,建成了20公里长的环城水系,河道生态水量达500万立方米,并规划新建了汶水湖、太子湖、南湖等滨河公园,还通过汶水湖工程,带动“老家莫沟”美丽乡村建设。如今,“老家莫沟”日均接待游客3000人以上。
博爱水系工程。博爱水系涉及9条河流、4个公园,总投资5亿元,建成了幸福湖公园、李商隐湿地公园、博爱公园等湿地公园,完成了14.3公里的城区河道治理,城区河网全部贯通,形成“一轴带动、三湖一湿地、三纵六横引绿、山水融城”的整体城市河道水网结构,新增水面94.78万平方米,蓄水262.29万立方米,新增绿地50.46万平方米,生态环境、城市面貌和城市形象得到显著改善。
沁阳“三水润沁”工程。该工程涉及总干渠城区段改造、引丹入城、逍遥水库供水、晋煤天庆供水、沁北管线供水等项目,总投资7.1亿元,目前已完成4.2亿元。工程通过调引黄河水、蓄用沁河水、兴利丹河水,全力推进地表水资源利用,保护地下水资源,为护城河、天鹅湖补充生态水。
温县环城水系工程。环城水系全长19.73公里,工程总投资5.9亿元,通过引沁渠首闸和8.1公里的引沁干渠改造,使沁河水以自流形式汇入北渠,为城区地下水漏斗区补水,使黄、沁河水源互为补充。该工程疏浚整治骨干渠道29.63公里,发展灌溉支渠11条,年可引用黄河水1.3亿立方米,扩大补源面积186平方公里、以灌代补面积23万亩,年补充地下水0.5亿立方米,有效改善水环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涉及六县(市),投资9.3亿元,通过实施地埋管灌、固定式喷灌、移动式喷灌、微喷、滴管等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8.4万亩,建成节水示范小区、节水示范企业、节水示范村(街)850多个,修武县和沁阳市成为全省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市)。
现代生态水网自动化与调度系统建设工程。投资0.8亿元,实施水文遥测系统、地下水监测系统、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通过建设现代生态水网自动化与调度系统,实现城市地表水与地下水、供水用水与排水、水量与水质、河湖岸线与水土流失等信息的实时监控以及对防洪抗旱、水资源配置、水生态保护实行一体化管理。
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回用工程。投资3.35亿元,实施了焦作市第一污水处理厂迁建提标、第二污水处理厂扩建、再生水及其配套管网建设项目。第一污水处理厂迁建提标设计规模为日处理污水10万立方米,处理标准由原二级出水提高至一级A标准。再生水利用工程采用新工艺设施,将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再生水供水能力达22万立方米/日,提高了水质,改善了水环境。全市六县(市)均新建了污水处理厂。
北山水土保持治理工程。总投资1.36亿元,依托焦作北山现有的水系分布、重要生态资源分布以及特色林果分布等,规划构建了华北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心区、豫北地区水源涵养重要区、太行山特色农业发展示范区、太行山全域旅游改革实验区。实施了规划总面积为806.69平方公里的武钢黏土矿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龙翔矿山公园)、白鹭湿地公园、黎明脚步公园建设,截至目前北山修复治理面积3.6万亩,新增林地9313亩,新增耕地5178亩,植树81.4万棵,修建道路73.2公里,转为其他建设用地839.47亩,有效提高了生态效益。
万众合唱,勠力同心建设水生态文明家园
引黄入焦工程为城市提供了丰沛的生产、生活、生态用水。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金元 摄
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
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瞄准既定方向,扬起帆、加满油、鼓足劲,在城市水系、全域生态水网、北山生态建设、南水北调绿化带征迁、黑臭水体治理、高效节水等方面齐发力,吹响了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的集结号。
★众志成城,创建掀热潮★
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的战役打响后,从山上到山下,从城内到城外,从市区到县区,从市直单位到社会各界,全都行动起来了,城乡水系、河湖湿地、黑臭水体、北山治理等生态建设项目,遍地开花,如火如荼。
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焦作军分区行动起来了。
制订出台了《焦作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系列文件及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了领导机制,明确了水生态规划目标、组织领导、资金保障等目标任务,分别成立了焦作城市水系建设、大沙河生态治理、北部山区生态综合治理、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大气环境污染防治、创建海绵城市等7个指挥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长、副指挥长,成员单位涵盖所有市直机关及部分社会团体和驻焦部队。全市连续两年召开“四城联创”誓师大会,把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作为重要任务同安排、同部署,并制订年度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各部门工作台账,强力推进,形成了万众同心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强大合力。
市领导行动起来了。
市委书记王小平高度重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作,经常深入一线现场检查督导,解决实际问题。去年以来,王小平先后6次到大沙河生态治理项目建设工地检查指导。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多次听取城市水系、黑臭水体治理、北部山区生态综合治理等专题汇报,经常轻车简从,亲临实地检查指导工作,现场解决问题。
市直部门行动起来了。
市水利局承担着引黄、沁入焦,引丹入焦,大沙河生态治理,新河源头治理等重大任务。该局干部职工克难攻坚,无私奉献,不分节假日,不论寒冬酷暑,坚持战斗在一线,出色地完成了各项艰巨任务。引黄、沁入焦,引丹入焦大功告成。大沙河生态治理成效显著,上游12公里富有郊野情趣的带状湿地景观已经形成,中游13公里的带状城市水生态公园绽放异彩,下游10公里长的生态与文化、景观与水利、旅游与观光、健身与休闲相结合的生态景观带、城市旅游带、滨水景观带、经济增长带也正在建设中,重要节点上的灵泉湖生态公园、黄河文化主题公园、怀州百草园、少年实训教育基地、焦作梦情园等5个景观节点正在有序推进。河长制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为全市河流“一清三净”提供了保障。
市环保局在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中,采取“挂图作战、部门同力、压茬提醒、重点突破、联合督查、制度保障”的工作推进机制,横下一条心,硬起铁手腕,全市16家清洁化改造企业、47家总磷污染物整治企业、81家涉水企业规范化整治任务全部完成,省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62个村庄、376家加油站、1375个地下油罐全部改造政治达标。
市住建局承担着创建海绵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污水处理厂和城区南水北调供水厂等建设任务。市城区内14条黑臭水体,共投入资金6.8亿元,已治理13条,黑臭水体基本得以消除。污水处理厂、城区南水北调供水厂,均按时间节点精彩完成。
市园林局承担着瓮涧河太极体育中心段改造、引黄入焦城区段绿化、大沙河上游12公里两侧绿化及普济公园等景观绿化改造提升等建设任务。目前,瓮涧河改造和引黄入焦城区段绿化改造提升任务已经完成,大沙河上游12公里两侧绿化任务基本完成。
市国土部门负责水生态文明建设项目用地保障和矿山复绿、北部山区矿山治理、生态修复等工作,还肩负着白鹭湿地公园、黎明脚步公园、龙翔公园等北部山区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建设的重任。如今,这些项目全部建成,成为焦作的亮丽风景。
在构建林业生态网络创建全国森林城市工作中,全市林业系统、各行各业、各县(市)区总动员,齐参战,在南太行山地生态区,南水北调景观带、沿黄生态涵养带,道路林网、河渠林网、农田林网建设上摆开战场,境内4条高速公路绿化1.5万亩,变成了流动风景线;公路绿色廊道220公里,栽植面积1.3万亩,人在路上行,似在景中游;南水北调总干渠绿化带造林0.37万亩,两侧变成了景观林带、经济林带、生态林带;北部山区植树509248棵,荒山、荒坡、废弃采石场披上绿装。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0.7%,活立木蓄积量达到498.3万立方米,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我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为了把城区段打造成生态绿化带,市领导亲自任指挥长,从全市抽调数百人组成13个市级工作队,山阳区、解放区组成上千人参战的征迁大军,日夜奋战,仅用4个月就集中征迁4008户、1.8万人,征迁房屋面积167万平方米,创造了协议签订率、搬空率、拆迁率“三个百分之百”的奇迹。如今,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和改造提升工程大幕已经开启,贯穿城区段东西的“以绿为基、以水为魂、以文为脉、以南水北调精神为主题”的开放式带状生态公园正在火热建设中。
各县(市)区行动起来了。
温县坚持柔性治水、畅通水脉,以润破题、以水润城。完成了投资400万元的环城水系东渠改造工程、投资2600万元的环城水系南渠整治工程、投资60万元的环城水系北渠清淤工程,全方位提升环城水系建设标准。沿环城水系两岸而建的公园、滨河路,成了温县最亮丽的风景。
博爱县以打造防洪、供水、生态、景观、旅游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水系为目标,按照“健康安全、水通水清、生态环保、人水和谐”的城市生态水系规划理念和水通、水活、水清的总要求,先后投资5亿元,建成了“三纵五横两湖一湿地”城市水系,再现了太行山下“小江南”的秀美景色。
沁阳以“城水相映,湖河相连,林水一体,人水和谐”为目标,实施了“三水润沁”工程,开工建成了引丹入城、沁北供水管线、总干河改造一期等水系建设项目。引丹入城工程建成通水,经过生态循环后,实现了南北水资源的大循环、大利用。
以河长制为引领助推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行动起来了。
我市于2017年底全面建立了河长制,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全市共有河长1782人,对全市21个市级河段、147个县级河段、398个乡级河段和1856个村级河段实施管理。今年年初以来,开展了河流清洁行动和非法采砂整治行动,加强水污染治理和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实施了主要河渠绿化、美化工作,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流环境逐步实现。
★内引外连,干城变水城★
水是城市的灵魂。我市北依太行山,南有黄河水,大山大水,背山面水。黄河、沁河、丹河、大沙河穿境而过,普济河、群英河、瓮涧河、新河纵横交织。大自然青睐焦作,独特的自然资源,使焦作具备优越的山水城市发展条件。
我市把引水入城、聚水润城,内部大循环、外部大联通作为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的重点来抓,其水生态工程涉及全市11个县(市)区,其中城市生态水网面积达214平方公里,通过整治城区河道,建设引水工程、调蓄工程等,最终形成“内部大循环,外部大连通”水系格局。
为了实现内部大循环,我市把博爱、中心城区和修武连为一体,利用城区6条纵向河道,与南部的新河、大沙河、蒋沟河、引黄入焦干渠以及灵泉湖等河库交织贯通,营造滨河景观,构建大循环的城市水系。
为了实现外部大连通,我市借助周边丰富的水资源优势,南引丹江水、黄河水入城,北蓄天上水调节,西用过境地表水,融汇进城入水系。引黄入焦工程引黄河、沁河水一路向北,输入大沙河,向龙泽湖供水。利用引沁、广利两大灌区和26座中小型水库,蓄住天上水、用好过境水,为工业、农业、城市、生态、水网供水。利用孤山湖水库、影视湖水库、龙寺水库、圆融水库和渠系,将天上水、过境水送入城区水系,形成大连通。
艰辛努力终于换来丰硕成果。
引水入城,梦圆今天。承载几代人梦想的引黄入焦工程,引来了黄、沁河水,每年引水3300万立方米,为焦作工业、农业、生态和景观提供用水,还新增灌溉面积15万亩。
水润山阳,变成现实。丹江水、黄河水、沁河水、丹河水“四水润怀川”。修武、武陟、温县、博爱人民吃上丹江水后,市城区苏蔺水厂已经建成运行,部分市民已率先喝上了南水北调水,府城水厂正加紧建设,市民明年就能吃上丹江水。去年我市首次实现了南水北调生态供水,18天供水150万立方米。今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我市生态补水60天,水量超400万立方米。
★聚水润城,山阳更秀美★
南引丹江、黄河水入城,北蓄天上水调节,西用过境地表水,股股融汇进城入水系,把山阳装点得更加秀美。
大沙河生态治理项目是全市十大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全长35公里,分“三大板块”和五大景观节点,工程投资概算110亿元。该项目以城水融合新典范、美丽焦作新亮点、中原名河新景观为功能定位,通过优化大沙河滨水环境,拓展滨水公共开放空间,打造了依水复绿的生态沙河,还河于民的开放沙河,充满创意的文化沙河,城水相依的活力沙河。
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城市持续升级的引擎,联系南北两岸的纽带,彰显自然特色,适应游憩的公共活动亲水廊道。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s://www.jicengzhizhi.com/2022/1024/69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