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实践经验 广州夯实治理之基 探索超大城市治理新路径

广州夯实治理之基 探索超大城市治理新路径

以精细治理之笔 绘就千年商都新画卷

“太方便了,以后想要改衣服,不用再到处打听裁缝店在哪了。”近日,广州市上线“小修小补便民地图”,市民群众只要打开这份便民地图,就能轻松找到家门口的裁缝店、修鞋店、开锁店等各类“修补小店”,平日生活里的这些琐碎小需求不再“大海捞针”,精细化治理、便民化服务,满满都是城市的温度。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字字切中肯綮,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域治,天下安。如何答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这道必答题?广州市迎难而上,紧抓“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机遇,聚焦社会治理痛点难点堵点,以“绣花”功夫探索超大城市治理新路径,形成“广州街坊”“最小应急单元”“家门口的就业创业服务驿站”等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广州经验”,奋力打造市域之治的“广州样本”。

广州公安通过科技赋能,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

筑牢基层治理“第一道防线”

  67万“广州街坊”2.3万个最小应急单元 激活群防群治带来获得感

人民群众是市域社会治理的“源头活水”。广州市在筑牢基层治理“第一道防线”上狠下功夫、做好文章,深挖基层自治,广泛发动全民力量参与社会治理,让市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

从扶危帮困到治安防控,从文明实践到社区服务,广州持续推进“志愿之城”建设,志愿服务之花遍地开。截至2022年底,全市实名注册志愿者人数469.96万人,志愿服务组织及团体数1.98万个,志愿活动发布总数90.83万个,累计志愿服务时长1.38亿小时。

在荔湾区石围塘街如意社区,“广州街坊·如意平安骑队”在社区周围骑行巡防,发现安全隐患就掏出手机拍照上报;在花都区秀全街道,由2000多名来穗中年妇女组建的“广州街坊·秀全大妈”志愿者队伍,在调解邻里纠纷、慰问困难群众、禁毒反邪宣传中发挥余热;在越秀区,“广州街坊·越秀邻里”麓湖跑团一边跑步一边沿线开展防范养老诈骗主题宣传……

2018年5月,广州市委政法委打造具有时代特色、广州特点的“广州街坊”群防共治品牌,积极构建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社会治理格局。上至八旬老人,下至小学生,臂戴红袖章、身穿马甲的“广州街坊”隐于市井,巡逻瞭望,消除隐患,在人员密集处,在街头巷尾、城中村等城市末梢,积极发挥着社情民意“信息员”、社区安全“巡防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平安法治“宣传员”“应急处置”支援员以及“公共文明”引导员的作用……67万“无名英雄”汇成“广州街坊”,如同城市的毛细血管,在羊城大地有力地脉动着,共护超大城市和谐安宁。

社会治理需要精益求精,更需要“精雕细琢”。为深化自治强基,广泛激发群防群治活力,自2021年5月以来,在“广州街坊”群防共治队伍品牌旗帜下,广州全面发动群众,以防范化解影响安全稳定的风险隐患为重点,根据基层场所属性、安保力量及治安复杂性,划定最小安全防范区域,形成一个社会治安突发事件先期处置的防卫系统——最小应急单元,实现安全风险隐患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管控、第一时间处置,开辟新时代超大城市风险群防共治新路径。

“我们抓住你的手,请你不要放弃!”2022年5月,番禺区南村镇万博商圈附近一女子企图跳河轻生。警方接报后立即指令就近的最小应急单元到现场协助救援。接到指令3分钟内,附近最小应急单元队员迅速到达现场,立即下水对河道中的落水女子展开施救。

最小应急单元,牢牢织密超大城市风险防线。针对各类突发事件,“1分钟自救、3分钟互救、5分钟增援到位”是广州最小应急单元在建设初期就立下的“军令状”。为了确保各单元始终处于“箭在弦上”的工作状态,广州依托无线通信和视频监控系统,随机对全市最小应急单元开展拉动测试、应急演练,平均每天拉动测试705个单位。目前,广州共建成2.3万个最小应急单元,应急处置力量29万人,实现全市基层单位、重点场所、重点部位全覆盖。广州市最小应急单元建设经验做法在市域社会治理试点创新交流会上向全国推广。

漫步羊城,一幅社会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生动画卷铺开:广大市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同心筑牢基层稳定“第一道防线”,在实现人生价值同时守护城市和谐安宁。

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社工进社区点滴关爱暖人心 精准服务带来幸福感

社区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也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如何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让广大市民群众幸福感更可持续?从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抓好小细节更见社区管理的真功夫。

在广州的176个镇(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落地生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者扎根社区,定期走访,提供政策咨询、个案帮扶,为每一个孩子筑造家以外的又一个温暖港湾,实现幼有善育;如今,全市村居、社区正全面铺开建设的“就业驿站”,就在街坊们的“家门口”,由专业工作者对接社会用工需求,提供精准化、专业化的公共就业服务,帮助每个个体找到自己的价值,实现劳有厚得;在街道全覆盖的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长者足不出社区即可享受多项基本养老服务,涵盖康复、娱乐、社交、餐食等需求,实现老有颐养,如今,广州还在推动村居颐康服务站建设,让优质、普惠的养老服务送到家门口。

社工扎根社区,联动慈善项目,为老人实现微心愿。

城市,是由人组成的联合体。一座城市铺展出壮阔的幸福画卷,需要宏大的机制落实到每一个熨帖的民生细节上。这时,社工成了扎根社区、让幸福来敲门的牵线搭桥者。“有问题,找社工”已成为社区里的口头禅。在天河区员村街,年幼的艳婷(化名)一家五口生活在一起,因奶奶和父母均为听力障碍者,家庭交流语言以“手语”为主。加上奶奶身体不便,姐姐日常学业较重,艳婷很少出门,没有朋友。但很快,这个孩子身边多了一群“社工姐姐朋友”。去年年底,员村街“双百工程”社工站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社工主动找到艳婷,评估需求、邀约活动。原来,社工一直在家门口,定期开展启智公益仓、“微爱助力”困境家庭帮扶计划、乐学绘本角等公益行动,联动社区企业和爱心街坊的力量,回应不同群体的需求。

荔湾区逢源街道是人口大街,辖区0.7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近7万人。“今年人口流入多,求职需求也大。”据逢源街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蒋粤斌介绍,逢源街道为此打造就业驿站和实践基地,街道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社会服务机构进驻,建立“握手距离”的面对面公共就业服务机制。

就业驿站,是广州市将就业服务延伸至社区基层一线的创新工作模式。去年起,广州市开展就业驿站试点工作,目前已在各区多点开花,逐步形成农村富余劳动力主题、人才主题、港澳青年主题等多样化站点集群。今年,建设“家门口”的就业创业服务驿站工作已被纳入广州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人社部门鼓励各区结合零工市场建设、灵活就业、人社公共服务等工作,在全市村居、社区全面铺开就业驿站建设,全年建设50家以上。

截至2022年年底,广州全市持证社会工作者数量超过3万人,在广东省居于领先地位,其中,国家、省社会工作领军人才4人、高级社会工作师18人。作为一个“用生命影响生命”的工作,众多社工下沉社区,链接社区力量,写就这座城市的“幸福密码”。

推动基层治理提档升级

  社会治安防控实现“现代化”转型 数字赋能带来安全感

高耸入云的广州塔,是很多游客来广州必“打卡”的景点之一。如何确保景区安全有序,让市民群众安全感更有保障?广州市首个以实用为导向的数字孪生平台“广州塔景区智能化管理平台”应运而生,大到广州塔、海心桥等地标建筑物,小到井盖、消防栓等城市设施部件,均能进行1:1的3D数字还原,实现广州塔景区向数字空间的全息投影,使景区内的人、屋、车等各类资源数据得以实时展现,“一屏感知、一网调度”,有效提升景区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广州塔景区的智能化管理,为社会治安防控实现“现代化”转型写下生动注脚。近年来,广州市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作为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形成“党政推动、公安主动、多方联动”的良好格局。为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广州公安以“精准警务、预防警务、智慧警务”为方略,创建智能感知、动态布防、要素管控、应急处置“四张网”,将“平安触角”最大程度延伸到群众身边。

妥妥安全感来自无处不在的守护。今年3月8日上午,荔湾区逢源派出所民警在视频巡查中发现华贵路一建筑门前有一位老人跌倒在地,马上通知附近警力前往救助。经医护人员检查无大碍后,民警将老人护送回家。

多时空巡防联控、多要素排查管控、多维度流程风险防控……过去一年,广州强化巡防管控,持续稳固公共安全防线;科学规划全市298个“1、3、5分钟快速反应勤务圈”,精准定制“快速反应范围”和“快速反应时段”;优化建设“指挥一张图”平台,实现警情、勤务、基础信息“一键调度”。

妥妥安全感来自触手可及的“智治”。“一名在逃人员出现在中山五路与新民路交界处。”2022年10月4日,信息平台发出预警,执勤民警接到指挥调度后迅速在北京路某商场抓获该名在逃人员。这是利用智能化感知网协助破获刑事案件的一个缩影。

作为全国首批唯一超大型“雪亮工程”示范城市,广州将“雪亮工程”建设纳入城市“新基建”,推动“雪亮工程”从社会面延伸到行业、交通、社区和农村,全市建成联网35.7万个、电子卡口4500多个。同时,还把大数据和信息化作为新引擎,打造汇聚公安、社会、行业、互联网等1.5万亿条的数据基座。

过去一年,广州公安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现“现代化转型”,全市案件警情数、刑事立案数连续5年同比下降。据第三方机构调查显示,群众安全感连续10年保持在95%以上。

一项项社会治理的“广州经验”,正不断筑牢平安广州基石,让社会更安定、百姓更安宁。

数说广州市域社会治理成效

“广州街坊”实名制注册人数达67万人,活跃在社区内外、大街小巷,参与社会治安防控,共同维护城市和谐安宁。

广州共建成2.3万个最小应急单元,应急处置力量29万人,实现全市基层单位、重点场所、重点部位全覆盖。

作为全国首批唯一超大型“雪亮工程”示范城市,建成联网35.7万个、电子卡口4500多个。

全市案件警情数、刑事立案数连续5年同比下降,群众安全感连续10年保持在95%以上。

2022年1月,广州市在从化区成立首个乡村振兴就业驿站。

广州已建立“双百工程”镇(街)社工站176个、村(居)社工点2807个,镇(街)购买社工服务项目186个。

广州176个镇(街)全部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切实打通未成年人保护的“最后一公里”。

广州已实现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全覆盖并逐步辐射村居,建成村居颐康服务站1475个,覆盖全市50%以上村居。

文章来源:https://www.jicengzhizhi.com/2023/0418/571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