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治理要闻 厚植青年人才成长沃土 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路

厚植青年人才成长沃土 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打造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有领导农业强国建设能力的‘三农’干部队伍”“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大学生既是乡村振兴各类人才梯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力军,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既有利于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在广阔的乡村建功立业,也有利于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就要强化政策激励,用好大学生人才,着力打造一支乡村振兴“主力军”和基层治理“先锋队”,引导青年干部和到村大学生在农村广阔天地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人才保障。

阳泉市位于山西省东部,是晋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近年来,按照省委、市委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有关要求和实施“乡村振兴万人计划”的部署安排,阳泉市全面完成了大学生到村工作招录各项任务,实现了“一村一名大学生”全覆盖。在此基础上,阳泉市聚焦大学生如何“管得实、用得活、干得好、留得住”等问题,创新实施“雏雁精培”计划,落细举措精准发力,全力推动“乡村振兴万人计划”后半篇文章写好做实。

阳泉是如何做好大学生到村工作的“引育用留”,让到村大学生和广大青年干部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大显身手的?3月22日至26日,人民论坛组织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相关领域权威专家组建专题调研组,赴阳泉进行实地考察。阳泉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金所军参与部分调研并详细介绍了有关情况。

引育用留全面发力破解乡村人才短板

调研组一行先后来到盂县、平定县、郊区、矿区、城区,深入基层政府、企业、农户和项目建设现场,通过实地走访和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阳泉市在实施“乡村振兴万人计划”、强化青年干部队伍培养中的实践探索。

调研组认为,阳泉市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为青年人才选拔、管理、培养、使用搭建科学化、系统化平台,将高素质大学生人才紧紧凝聚在党组织周围,有效破解乡村振兴中基层人才匮乏的难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

调研组专家与到村大学生面对面交流

调研组专家与到村大学生面对面交流

一是精准引才,释放才智聚集磁场效应阳泉市按照“统筹管理、精准使用、严格考核”的原则,采用“减上补下、县编乡用”方式,对青年人才“县管乡用”展开了有益探索,以务实高效的用编用人制度,开创了乡村人才振兴的新思路。通过组建到村工作大学生县大队、乡分队组织管理架构,形成了市指导、县指挥、乡调度、村使用的灵活管用格局。阳泉市精准引才,解决到村大学生的后顾之忧,让乡村基层成为网聚人才的“磁场”。

据悉,本次调研走访的阳泉郊区下辖6个乡镇,目前共招录85名到村工作大学生。郊区河底镇此次招录了24名到村工作大学生,镇党委书记冯燕斌介绍道:“过去采用‘聘任制’,大学生到岗后人心不稳,还要考虑考公考研,实行‘乡村振兴万人计划’解决了到村工作大学生的编制名额,大大减轻了这一批青年人才的后顾之忧。”

二是精心育才,搭建青年成长多维链阳泉市构建起“乡镇领导结对帮、站所骨干带业务、农村书记教实践、驻村干部传经验”的“4对1”帮带模式。鼓励到村大学生在乡村振兴“主战场”争当“六大员”,破解大学生“到村缺人气、干事缺底气”难题。通过制定党建领航提标、政策宣讲解读、“百户问计”走访、集体经济壮大等工作规范,有效破解大学生融不进、推不开、干不深等问题。

调研组走访的张庄镇是平定县的矿产资源大镇、工业和交通重镇,下辖30个村,目前有30名到村工作大学生。张庄镇党委书记王耀昌介绍说:“我们班子成员中的5个人都曾是大学生村官,这批年轻人是我镇乡村振兴的新鲜血液,我们把青年工作当作一项战略工作来抓,对抓好到村工作大学生工作是非常有情怀的”。

在张庄镇,到村任职双向选择、“讲师团”传帮带、开展村情调研、轮岗实训、举办“集体生日”、开展谈心谈话等机制进一步帮助到村工作大学生尽快熟悉村情、适应工作,补齐知识短板、经验盲区,岗位胜任度和感情融入度进一步提升。

“通过精心管、细心育、暖心帮,我们将着力建设一支本领强、作风实、能干事的优秀到村工作大学生队伍”,张庄镇党委书记王耀昌对培育到村工作大学生队伍提出了这样的期待。

三是科学用才激活释放青年人才活力在用人环节,阳泉市结合各村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实际,充分尊重大学个人意愿、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实施到村任职双向选择。保证人岗相适、人尽其才,充分激发青年干部的干事热情。引入“平急结合”机制,在统筹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在重要工作、重点任务、重大活动中,对到村任职大学生统一力量、集中使用,在实战中锻炼人才队伍、在实践中发现堪当重任的“好苗子”。

四是用心留才强化人才激励保障制度阳泉市通过提升待遇激励、设立市县专项扶持经费、打造村工作大学生服务中心、建立乡镇大学生营地等方式,政治激励、物质奖励、精神鼓励相结合,不断提升到村任职大学生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扎根乡村的事业心,帮助青年干部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提升其归属感和自豪感。

调研组听取有关情况汇报

调研组听取有关情况汇报

扎根乡村沃土青年以实干担当展现青春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青年提出了殷切期盼,提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基层农村的广阔天地和火热实践,正是年轻干部成长的最好“课堂”和展示风采的最佳“舞台”。

到村工作大学生担当着强农兴农使命,必须怀有知农爱农的情怀。调研组走访的阳泉市盂县辖13个乡镇、277个行政村和1个城镇办事处。2021和2022年,盂县分两批招录277名到村工作大学生,占阳泉市招录到村工作大学生总数620人的近五成。

秀水镇镇长李小军曾担任过大学生村官,谈及这段经历时,李小军动情地说:“大学生村官要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如果对农业、农村、农民没有感情上的认同,人就待不久。”谈到对到村工作大学生的期许时,他说道:“到村工作大学生要把个人的价值追求与党和国家目标、基层具体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通过集体的事业成就个人价值,做到心中有光、肩上有责、手中有招、脚下有泥。”

2022年通过招考而到村工作的大学生刘献予同样表达了对乡土的热爱,他说:“我们热爱这片土地,青年人才到村工作的无数日夜见证着家乡的发展,也将为家乡带来更多希望。”

调研组考察集体经济项目

调研组考察集体经济项目

郊区河底镇坡头村到村工作大学生田思杰在毕业后选择回到本村工作。对他来说,回村任职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寄托着他许多的情感与期待。他说:“我在坡头村生活成长,未来的好多年,我将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坡头发展尽己所能。”

青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在阳泉,许多到村大学生都在工作中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积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平定县张庄镇到村工作大学生李林就是其中之一——“我的专业是传播学,主攻广告设计、新闻写作、活动策划等,爱好是摄影。在镇党务办工作时,共策划制作抖音视频30余条,播放量高达50万,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也是对我深深扎根于农村,致力奉献青春于农村的强大动力。”

李家庄桃坡村到村工作大学生史可宁也有同样的感受——“到村半年来,我第一次感受到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价值的那种喜悦,第一次感受到了广阔的农村,对我们这些有文化有知识的青年是多么的渴求。”

总结“阳泉经验”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的源头活水”

为深入总结阳泉市实施“乡村振兴万人计划”培育青年干部的模式经验,在交流座谈会上,人民论坛调研组专家们与地方干部和到村工作大学生代表分享了调研中的所感所思所想。

人民论坛调研组一行合影

人民论坛调研组一行合影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评价道:“阳泉市在青年干部培养方面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实践经验,对如何发挥到村任职大学生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教授唐任伍高度评价了阳泉市以实施“乡村振兴万人计划”推动乡村振兴的工作成效。他认为:“阳泉市的相关工作是一项有重要意义的实践探索,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不但有利于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培养年轻干部,也是在用实际行动落实乡村振兴中的人才振兴。”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周少来从青年干部培养的实践经验提炼、乡村振兴品牌打造等角度提出了建议,同时周少来指出:“乡村振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人才培养的长效发展还要需为基层干部打造流动性的制度平台,为乡村人才提供稳定、可持续的保障机制。”

“阳泉市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蹚出了一条新路。”中组部党建研究所原副巡视员刘剑辉对阳泉市青年干部培养的管理模式创新、培养机制创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从“输血”与“造血”、“愿景”与“价值”、“严管”与“厚爱”、“组织”与“个人”四组关系,为进一步优化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提出了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研究院副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何虎生认为,阳泉市围绕“乡村振兴万人计划”的相关实践探索政治站位高、工作落实好、工作成效不俗,完成了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和青年成长的三方互动,不但解决了乡村振兴中亟待解决的人才短缺的问题,也为乡村的长远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副秘书长、教授唐丽霞认为,人才在“三农”工作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阳泉立足各乡镇的发展实践,通过对到村任职大学生的“引育用留”,打造了一批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调研组组长、人民日报社《国家治理》周刊副总编辑陶建群在座谈会上作总结发言。他谈到,到村任职大学生和青年干部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中正发挥着重要作用,阳泉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万人计划”,在实践探索中突出“精心育、严格管、科学用”,为乡村振兴和后备干部培养打下了坚实基础。

调研组专家还就畅通年轻干部上升通道、壮大集体经济等问题,与现场地方干部和到村工作大学生代表进行了深入讨论。

文章来源:https://www.jicengzhizhi.com/2023/0406/553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