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2022中国社会治理百强县——搭好“善治之桥” 营造“和谐善美” 雨花台区政协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
2022中国社会治理百强县——搭好“善治之桥” 营造“和谐善美” 雨花台区政协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
界别“小窗口”,服务“大民生”,界别作为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发挥职能作用的基本单元,承担着通达民意、联系委员、建言资政、凝聚共识的重要职责。
社会事务工作面向千家万户,近年来,雨花台区政协社会事务组聚焦社会公益、残疾人保障、人口与老龄事业发展情况等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一线、加强群众联系、反映社情民意,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促进全区形成“和谐善美”的社会氛围,搭好百姓与政府之间的“善治之桥”。
青年、基层“双向奔赴”探索互动式基层治理新模式
马家店社区地处中国(南京)软件谷腹地,辖区内既有保障房小区,又有科技人才公寓,人口结构复杂,治理难度大。雨花台区政协社会事务组在走访调研中发现,社区周围科技企业、高校院所众多,拥有大批青年力量,却存在属地青年参与基层治理深度不够、项目不优、供需不对路、融入感不强等问题。
针对基层治理难题,区政协社会事务组充分发挥协商民主的制度优势,积极对接马家店社区党总支、三江学院、辖区企业,共同搭建“双百结对 共建共治”平台,启动“青年‘科技+’文明实践”项目,打造“校、企、社”联席联动机制,探索“青年服务基层、基层回馈青年”的互动式基层治理模式。
“我们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参与到‘一老一小’科技科普服务中,找到了将青春力转化为行动力的平台。”自项目入选全市首批“一社区一案例”以来,60余名来自三江学院的大学生走进基层网格,聚焦服务“一老一小”主线,带来老年人智能设备应用、机电小创客等系列服务。
在青年参与基层治理的过程中,废旧轮胎改造而成的科技主题花圃小景、“萌萌哒”科普窨井盖涂鸦、承载“智慧助老”功能的智能学习社、培育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小马机电工坊等治理成果在马家店社区保障房小区先后亮相,为社区老年人、青少年提供便捷化的“家门口”服务。
“社区依托辖区企业资源,邀请共建单位专业人才担任三江学院大学生职业发展校外导师,通过实践辅导、经验交流、实习岗或就业岗开发等方式,推动青年与基层互相赋能、双向奔赴。” 政协社会事务组负责人表示,政协委员通过搭建“校、企、社”三方基层治理共同体,以职能优势提质增效,增强“内部造血”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让青年真正愿意走进基层。
“五社”联动双向循环多方力量构建治理“共同体”
近年来,随着软件谷“数字谷”的快速发展和“两桥”更新改造的落地实施,铁心桥地区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新居民、新阶层、新青年大量集聚,给基层党建社区治理带来了新挑战。
作为雨花台区政协社会事务组的一名政协委员,南京市延陵荟公益创始人王志敏自接手赛虹桥街道新联会会长一职后,逐渐探索出一条新阶层人士助力社会治理路径,地处铁心桥街道中心的定坊社区就是“第一站”。
“治大国如烹小鲜”,社区治理如同烹饪家常菜,要有柴米油盐酱醋茶,才能烩出充满“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的百姓福坊。今年以来,定坊社区以建立健全“红色楼栋长”队伍为抓手,广泛邀请社区党员担任红色楼栋长,打造“网格+志愿者”模式,不断解决居民所思所想。
同时,定坊社区以公益为纽带,建立“五社”公益共同体:在社区、社工、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的基础上,引入延陵荟公益、区新联会、区青企会等社会力量,为社区带来更多资源,更高效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
据介绍,自成立以来,“五社”公益共同体先后组织开展“满足一个心愿,温暖一颗童心”青少年圆梦行动、“童”庆六一乐翻天,“粽”情端午暖人心等多场公益广场活动,全年将组织7场大型公益广场服务活动或文体活动。
“社区治理氛围要从‘我认识人人,人人认识我’向‘我帮助人人,人人帮助我’转变。”王志敏表示,“社区公益共同体”模式打破了社会组织发展瓶颈,激活社区自有社会资源,并将本区域的社会资源优先反哺到社区,真正实现居民自治,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氛围。
平台“搭”起来、界别“活”起来、委员“忙”起来,雨花台区政协社会事务组通过在马家店社区、定坊社区的成功实践,探索形成一条可复制的协同高效的基层治理体系,充分激发委员活力,妥善解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把群众的烦心事办成暖心事。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s://www.jicengzhizhi.com/2023/0329/536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