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案例展示 2022中国社会治理百强县——成都市武侯区:探索基层治理体系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样本
2022中国社会治理百强县——成都市武侯区:探索基层治理体系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样本
近年来,成都市武侯区在深化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群众的急难愁盼,聚焦治理的痛点堵点,创新制度机制和平台载体,探索基层治理体系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样本。
金雁社区组织辖区高龄空巢老人开展手工活动。武侯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2018年5月,成都市出台《关于创新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经费保障激励机制的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明确建立社区保障资金,既确保社区“有钱办事”,也要让专项资金使用规范化,确保资金的“社区属性”。
对于这笔资金的使用,成为武侯推动共建共治理念深入人心、基层治理群众基础不断夯实的有力抓手。“为了抓细落实政策制度,我们去年对保障资金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制作了6大操作流程图。”武侯区委社治委相关负责人透露,武侯区研制实施社区保障资金管理规范、激励规范、使用流程等相关标准,明确了资金使用按照意见征集、议事会议决、社区组织实施、监委会监督、居民评议等步骤开展,确保社区保障资金使用民主管理、民主使用、公开透明。
锦城社区召开项目评审会对2022年拟实施的项目进行评审。武侯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按照武侯区要求,社区保障资金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守社区党组织领导、居民(代表)会议或议事会决议、居民全过程参与的相关规则。由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带领社区居民民主提议、民主议决、民主实施、民主评议、民主监督。
一个社区保障资金项目的诞生,起源于居民提议。“如今,在征求居民意见和居民提议环节,社区80%以上的户数都会参与其中。由此收集的项目,经过社区党组织梳理、汇总后,交给居民议事会按规定程序和民主议事规则召开会议议决项目清单。”武侯区簇桥街道锦城社区党委书记李鑫透露。
项目实施完毕后,验收和评议两项指标合格的项目才能结项。项目验收方面,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组织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议事会成员、居民代表、街道干部及居民骨干等成立项目验收小组,涉及专业技术的项目,应邀请专业机构或相关部门参与验收;党组织开展评议,则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组织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议事会成员、街道干部及居民代表等对项目开展民主评议。
社区保障资金实施四年来时间以来,锦城社区的变化让李鑫感受颇深,邻里氛围越来越融洽,居民自治组织不断成长。据了解,锦城社区创新启动“创投锦城”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公益创投活动,截止目前共收到158份项目申请书,涉及8个院落、56家社会组织,项目涵盖助老、帮困、居民融合、青少年服务、志愿服务等多个领域。
武侯区2021年的数据也显示,通过社区保障资金的撬动,该区支持培育了300家社区社会组织、社会企业扎根武侯、服务社区居民,发展“玉林东路4号院落治理小组”等自组织144个,成为社区两委的伙伴、助手,助力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治活力得到激发。
位于五大花园片区的金雁社区,是成都最早的商品房区域。20年光阴流逝,人口老龄化问题越发突出。为此,社区保障资金撬动下的“1+2+1”比邻服务项目便以助老为导向,全方位提供专业的助老服务。
所谓“1+2+1”,就是1名党员志愿者和2名邻居志愿者服务1位困难老人,项目为社区老年居民提供身体健康义诊、精神文娱服务、比邻生日会、比邻手工坊、全民健身趣味运动、防诈知识传递等服务,既提高了老年居民的安全健康意识,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扩大了空巢老人的人际交往圈,合力构建了“幸福金雁,比邻助老”的服务路径。
今年9月,食尚吉福·智慧妈妈团培育项目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2022)”,这是武侯区社区保障资金项目精准回应民生需求的缩影。
据悉,一直以来,晋阳街道吉福社区发挥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优势,统筹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遵循“切口小、可落地、群众可感”理念,考虑社区年轻人、老人、婴幼儿等多方需求,创新培育“智慧妈妈”公益创投品牌项目,解决家庭一日三餐、亲子关系、婆媳关系、家庭关系、邻里关系等民生小事。目前,该项目已吸纳300余名年轻宝妈加入,服务覆盖社区20余个小区(院落)、300个家庭。
数据显示,2020-2022年,武侯区累计投入保障资金10130.01万元,议决资金10005.89万元、议决率为98.77%,实施2618个民生项目,居民满意率为99.28%。这就意味着,对于下辖11个街道71个社区的武侯区来说,过去两年,每个社区平均实施25个项目。高密度的项目化运作,更要求推动社区保障资金用好、管严、增效。
四年来,武侯区多向发力社区保障资金管理使用。一是在“规范化”上着力,针对街道社区需求分类分层开展培训,建立周督察、月通报、年评价机制;二是在“满意度”上提质,组建社区书记导师团,开展优秀项目经验分享会,将绩效评价纳入社区发展治理年度目标考核;三是向“智慧化”要质效,用好“成都市社区保障资金e管家”,让“管家”管好钱,推动社区保障资金的民主管理、民主使用和公开透明,也让居民参与更便捷、政府管理更高效;四是坚持“多元化”,畅通共建共治路径,鼓励社区将自行实施项目和小微项目交由自组织实施,通过“资源大礼包·服务进社区”集中发布保障资金项目。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s://www.jicengzhizhi.com/2023/0323/521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