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实践经验 江苏泰州人大:助力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江苏泰州人大:助力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江苏省泰州市人大常委会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探索完善经济监督机制,改进监督方式方法,用心“选题”、用力“答题”、用功“破题”,助力全市经济运行逐步向好、整体回升。

紧扣党委工作重心强化监督。泰州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市委决策与人大依法作出决定相统一,做到市委有部署、人大有落实,确保人大工作始终与市委决策部署同频共振。2023年2月6日,泰州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落实“四敢”重大要求动员部署会。2月15日,泰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就研究出台了《关于落实“四敢”重大要求,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用十条具体措施激发“干部敢为”、助力“地方敢闯”、支持“企业敢干”、推动“群众敢首创”,在全市营造“四敢”的良好氛围,为推进经济率先整体好转贡献人大力量。同时,为促进政府更好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既对标上位法,又体现泰州特色,研究出台加强经济工作监督的决定,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经济工作监督的职责,推动经济工作监督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紧扣计划执行情况强化监督。对上半年和全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法定职责。为增强计划监督的连续性、精准性,泰州市人大财经委增加了对一季度、前三季度计划执行的监督分析,围绕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收入等年度计划主要指标,每季度及时跟进,着重从完成进度、支撑因素等角度,分析核心指标数据的匹配性,查找存在问题和不足,提出针对性建议。如在一季度对全市项目建设的调研中,发现普遍存在大项目不多、储备量少等情况,为此提出了稳存量扩增量,全面梳理深挖项目投资潜力,强化项目招引建设的建议,引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持续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抓项目促投资。2月6日,全市79个大健康产业重大项目集中开工,计划总投资277.9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113.5亿元。海陵区1月29日集中开工22个重大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近130亿元,涵盖新能源、智慧家电、智能制造、现代物流等多个领域。

紧扣重点产业发展强化监督。泰州市把大健康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涌现出一批极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优秀企业及产业集群,成为全国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泰州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响应市委重大决策,作出了《关于加快推进举全市之力建设中国医药城的决议》,采取多种监督方式助推大健康产业发展。目前,中国医药城集聚国内外医药企业1200多家,2100多项“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医药创新成果落地申报,4300多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落户创业。2022年底,江苏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泰州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泰州建设“引领全国大健康产业改革发展的先行区”“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样板城市”。今年,泰州市人大常委会继续把推进大健康产业作为重点监督议题,并适时开展专题询问,督促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用好政策,抓住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2月下旬以来,又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有关部门负责人,赴泰兴经济开发区和济川药业公司等园区企业,现场调研原料药生产基地建设和重点医药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与企业界人大代表座谈,当面听取建议,帮助出点子,协调解难题,合力助推大健康产业加快发展。

紧扣重大改革事项强化监督。泰州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低效闲置工业用地盘活提升行动,于2021年3月起实施工业企业“亩均论英雄”改革,这种以有限空间谋无限发展的举措,引发社会各界密切关注,市人大常委会紧扣中心、紧贴实际,采取调研+专题询问形式,要求政府各部门释疑解惑,回答社会关切,助推这一改革。2022年7月,在历时3个多月调查研究基础上,形成了一份内容翔实的调研报告,总结这一改革在政策引领、路径选择上的成功实践,提出了问题的化解需要从源头把关与过程控制上着手,同时对这一改革做了深度思考,建议要前瞻性解决好产业园区的定位、项目招引等根本问题,更加科学地确定考核体系,确保改革深化推进。调研报告被江苏省委研究室《调查与研究》全文转载,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均作出批示,多家媒体都进行了报道,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今年2月中旬,市人大常委会相关工委又专题督查,了解审议意见书反馈和问题清单处置情况,以确定性的人大工作监督谋求更加确定的经济趋势,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紧扣优化营商环境强化监督。优化营商环境一直列为泰州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2月17日,泰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专题视察搬迁新址的市政务服务中心。代表们感叹,政务服务中心能够做到在园区审批、在一线服务,实现服务园区企业零距离,离不开市人大常委会4年来的持续监督。2019年,市人大常委会对10家政府部门、10家金融机构组织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实体经济”专项工作评议,要求深化审批改革,做到“只进一门、只对一窗、只跑一次”。2020年,组织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询问,要求理顺市区间行政审批体系,推动政务服务窗口向园区迁移。2021年,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进行微调研、微询问、微视察,将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中心迁移等9件相关建议合并为一号重点建议进行督办。2022年,开展营商环境执法检查,现场督促相关部门加快推动审批服务机构下沉一线,为园区企业纾困解难。市人大常委会持续有力的监督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无偿划拨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场所,财政投入1.1亿元改建、购置设备,今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市、区两级共进驻新政务服务中心70个部门(单位),增加了25家部门;承办审批服务事项1494个,增加了751项,群众满意度达99%以上。

文章来源:https://www.jicengzhizhi.com/2023/0307/477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