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六个更好统筹”的治理智慧与指导意义
“六个更好统筹”的治理智慧与指导意义
摘 要: 2023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也是把握政策叠加机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六个更好统筹”——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这“六个更好统筹”既充分考虑了2023年经济工作的年度特征,也凝聚着从系统观念出发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治理智慧,对于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格局 统筹协调 系统观念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面对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要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要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要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新时代新阶段经济工作必须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根本指引,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到“六个更好统筹”,努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做好适时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和民生保障工作
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有效应对疫情冲击,在病毒最凶猛的阶段充分保证了人民生命安全;与此同时,党中央精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过去三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4.5%左右,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新冠疫情不可避免地对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产生了冲击,生产生活活动一度趋于停顿,对外人员交流及国内跨地域流动受到影响,失业或收入减少问题凸显,人们身心难以承受。随着新冠病毒的变异及形势的变化,党中央适时优化疫情防控措施,要求将疫情防控的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接下来,必须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落实好“新十条”优化措施,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 努力用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加快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的恢复。
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始终把稳就业、稳物价、保民生作为必须守好的底线,兜住最困难群体,保住最基本生活,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前进路上,要进一步做好民生保障工作,顺利渡过流行期,确保平稳转段和社会秩序稳定。一是落实好全民免费接种疫苗工作,考虑将新冠治疗药物纳入医保。二是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避免出现大范围的医疗资源挤兑,有效应对短期内感染数量增多造成的冲击扰动,重点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防控,着力保健康、防重症。三是积极回应百姓合理诉求,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尤其要做好重要民生商品的保供稳价,及时有效缓解结构性物价上涨给部分困难群众带来的影响,保障好因疫因灾遇困群众和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四是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2023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要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聚焦重点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全力以赴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间寻求最适合的平衡点,最大程度释放经济社会活力
疫情是影响经济运行的关键变量,我国经济已挺过了最困难时刻,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和落实落地,人流、物流将更加顺畅,经济社会各领域都有望加快恢复,经济活力将得到有效释放。
进入疫情防控新阶段,要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因时因势因地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加快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积极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最大程度稳住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要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间寻求更适合的平衡点,最大程度释放经济社会活力,促使经济更好循环起来、更快运转起来。具体来说,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打通堵点、连接断点,撤除不必要的卡口,畅通“主动脉”和“微循环”,确保交通物流畅通;二是破解难点、消除痛点,修复受阻的产业链供应链,确保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稳链保畅;三是抓关键点、找着力点,在扩大内需上积极作为,把因疫情冻结、抑制的消费潜力释放出来。
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经济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有机统一
经济发展是质和量的有机统一,质的提升为量的增长提供持续动力,量的增长为质的提升提供重要基础,二者相辅相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前进路上,一方面,要坚持以量的积累引起质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实现了经济腾飞,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本质上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且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只有保持经济运行合理区间,才能实现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等一系列目标。另一方面,要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持续增长。当前,我国已经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的发展阶段、新的使命任务和新的发展环境对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提出了更高、更为紧迫的要求。必须着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以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过去一段时间,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给我国经济带来许多不利影响:其一,过度追求速度和规模增长,导致投资、出口相对贡献率过高,消费贡献率偏低,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面临结构性挑战。其二,过度依靠大规模要素投入驱动经济增长,创新驱动不足,高端技术被发达国家垄断,前沿创新动力不足,大多数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中低端,经济大而不强的问题突出;其三,过度倚赖土地财政和房地产推动经济增长,房地产去库存压力倍增,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累积。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加速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演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使发展目标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发展动力从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发展思路从增量扩能转向调整存量与做优增量并举。
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
深刻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涵义
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要靠供给侧推动。一次次科技和产业革命,带来一次次生产力提升,创造着难以想象的供给能力。当今时代,社会化大生产的突出特点,就是供给侧一旦实现了成功的颠覆性创新,市场就会以波澜壮阔的交易生成进行回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一种供给决定型经济,供给侧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然而,当前我国的供给体系还不能完全适应需求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不足,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结构性有效供给不足。为此,要深刻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涵义,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重点放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上,用改革的办法和手段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求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
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是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增强发展主动性的长久之策。从国际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需求可能进一步波动收缩,全球经济原有供需循环受到干扰甚至被阻断。从国内看,近来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要素资源约束日益加剧,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人口结构的变化形成了对劳动力供给的约束,“刘易斯转折点”加速到来,推动高质量发展阻力重重。上述背景要求我们从供需两端发力,塑造新的竞争优势。
扩大内需不仅要重视需求侧改革,改善供给结构、提升供给质量、创造适应新需求的有效供给也是重要内容。在新冠疫情冲击下,一些传统行业受到严重影响,而一些新兴产业却展现出强大增长动能和快速扩张态势,一些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产量逆势增长,充分说明了高质量供给能够有效创造并激发市场需求。进一步地,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推动供需有机结合,从解决“有没有”到关注“好不好”,是遵循经济规律办事、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举措。
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就是要把两者统一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上来。扩大内需必须以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为根本指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上做文章,并高度重视供给结构与有效需求的适配性。前进路上,要找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机结合点,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
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
以系统观念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
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复杂系统,涵盖社会建设、民生保障、生态环保、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都要服务于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一是坚持系统观念,将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置于一个大的政策体系中考量,经济政策之间、经济政策与其他政策之间、其他政策之间都要互相衔接、互相补充,以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合力,不能出现各项政策之间互相掣肘打架的现象。二是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关系,增强一盘棋意识,在重大问题上以全局利益为重。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善于从整体上、全局上认识问题,自觉摒弃孤立、片面、静止的观点,学会在普遍联系中处理具体问题。制定各项政策时也要注意补短板、强弱项,加大政策制定中的“废、改、立”工作力度,以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为靶向目标,该废止的政策要适时废止,该修订的政策要及时修订,该出台的新政策要尽快制定出台,建立体现新发展理念、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政策体系。三是强化政策落实监督,加强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以实践检验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的效果,及时发现和调整政策执行的偏差。
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的着力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与此同时,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社会政策进行了系统部署,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前进路上,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二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三是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把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四是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五是高度重视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
深刻认识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重大意义
第一,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是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是要搞封闭的国内单循环。只有促进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良性互动,才能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必然选择。历史经验表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分工贸易联系不断紧密,包括中国在内的一批新兴经济体迅速崛起,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通过有效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改革发展成就。现在的中国经济早已深度融入世界分工贸易体系,货物贸易进出口量多年来连创新高,早在2013年就已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与世界上很多国家保持着紧密的产业关联和相互依存关系,尤其是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搭建起了包容、务实的广泛国际合作平台,朋友圈越来越大,合作质量越来越高,发展前景越来越好。中国国内生产的顺利运转离不开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配合;反之,全球产业链的稳定畅通同样需要中国的强大助力,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必然选择。
第三,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必然选择。近几年,个别西方国家大肆推行单边主义,力图重建一个“去中国化”的世界经济新体系。要认识到,尽管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不断抬头,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并未改变。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面对发展机遇和挑战的深刻变化,我国必须坚定地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努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积极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
第四,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体现了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产业间国际分工逐步被产业链内部国际分工所取代,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日益表现出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构成了一个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有机统一整体。
第五,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是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和国际产业竞争的加剧,各国经济关联度大大加强,新一轮的国际产业大转移将进一步重塑全球产业合作格局。我们只有立足自身,把国内大循环畅通起来,构筑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提升国内供给和国内需求的适配性,补齐经济循环体系的弱项短板,才能有效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有力提升中国在世界分工贸易体系中的地位,才能更好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吸引力、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的强大竞争力、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强大推动力。
第六,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是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前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已经演变成为科学技术的竞争。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虽然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一些重大突破,但科技创新基础还不牢固,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只有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循环,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合作格局,才能充分汲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成果,引导国内产业提质增效和消费升级,实现更加强劲、更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第七,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有利于发挥我国的大国优势和制度优势。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大国优势和制度优势,这是实现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良性互动的基础性支撑。我们的大国优势,不仅包括供给侧的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规模协同效应,而且包括需求侧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我们的制度优势,不仅体现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而且体现为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推进新型经济全球化。只要我们充分发挥大国优势和制度优势,就能推动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相互促进,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着力点
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的质量和水平,要明晰短板和弱项,找准着力点,协同发力。
一是要加快建设强大国内市场,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之间的“堵点”“断点”, 实现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消除区域行政壁垒,加快垄断行业体制改革,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降低全社会交易成本。
二是全面促进消费。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我国有14亿多人口,其中有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又处于消费升级阶段,消费潜力巨大。如果居民的消费潜力能够释放出来,将会大幅带动内需的增长,从而带动经济的长期稳健增长。一是持续提升传统消费,推动家电、家具、汽车、餐饮等传统消费内容提档升级,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二是积极发展服务消费,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三是加快培育新型消费,鼓励发展智慧商店、无接触配送、到家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支持线上线下商品消费融合发展。四是大力倡导绿色低碳消费,打破绿色市场壁垒,加速绿色商品、绿色服务和绿色产业市场化进程,使绿色健康消费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三是大力拓展投资空间。从总体上看,我国投资需求潜力仍然巨大。传统基础设施建设还不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尚有较大提升空间,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步伐加快,对配套设施提出了更多要求。为此,有必要继续推进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支持有利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补齐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创造有效的投资需求。
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把握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放眼长远认真研究,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当前和长远的辩证关系。第一,“当前”与“长远”,是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更好统筹“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才能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第二,“当前”是前提和基础,“长远”是规划和蓝图。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统筹抓好“当前”与“长远”,既要立足当前、解决我们面临的紧迫问题,也要谋划长远、坚决完成前进路上各项既定任务目标。这样,才能避免陷入顾此失彼的困境,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立足“当前”,必须牢牢把握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关键一年的重大战略机遇,厘清工作思路、增强发展信心、锚定发展方向,加快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各环节,主动顺应未来走势,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措施,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和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展望“长远”,以系统观念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进程,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变与不变中精准把握历史方位,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不断加强前瞻性思考,牢牢把握当今世界经济转型和科技进步的发展大势,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问题,把历史、现实、未来贯通起来审视,把近期、中期、远期目标统筹起来谋划,防范潜在风险、把握机遇主动、积极应对挑战。
【本文作者为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执委会副主任、中央团校副校长】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s://www.jicengzhizhi.com/2023/0220/415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