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深刻认识“五个必由之路”的深刻内涵与重要意义
深刻认识“五个必由之路”的深刻内涵与重要意义
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全党必须牢记“五个必由之路”,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根本遵循。这“五个必由之路”是党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具体路径,指明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定力、动力、力量、方略以及保证,必须始终坚持,并发挥其引领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作用。牢记“五个必由之路”对新时代党团结带领人民顺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五个必由之路” 党的全面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团结奋斗 新发展理念 全面从严治党
【中图分类号】D2 【文献标识码】A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五个必由之路”的重要论断,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这“五个必由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实践过程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是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的历史经验总结,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历史自信和强大的责任感。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庞杂巨大的国家治理体系是由若干个子系统构成,毫无疑问其核心就是中国共产党。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座大厦巍然屹立的“主心骨”,中国能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与始终不渝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密不可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对革命领导权的逐步把控过程中实现巩固的。对此我们党经历了一个曲折坎坷的探索过程,从大革命失败的血泪教训中开始认识到掌握领导权的重要性,到土地革命时期的深入探索,直至抗日战争期间成为中流砥柱,最终完善于解放战争期间。从历史与实践中不难看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党和人民事业顺利推进的强心剂;一旦弱化党的领导,党和人民的事业将面临遭遇挫折的风险。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执政党后转变领导思路,将执政与领导相结合,从核心领导力量转变为领导一切,党的威信和领导地位都得到巩固提升。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一直“摸着石头过河”。正如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到的:“党的领导不会没有错误,但是党和人民的亲密团结必定能够纠正这种错误,任何人都不能用党曾犯过错误作为削弱、摆脱甚至破坏党的领导的理由。削弱、摆脱和破坏党的领导,只会犯更大的错误,并且招致严重的灾难。”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针对阶段性错误思潮的出现,强调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其中就包括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巩固党的领导的时代课题,在改革开放中从多维度强化了党的领导地位。此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都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持续探索党的领导的改进机制,不断深化对党的领导规律的认识。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迎难而上,“中国之治”在“西方之乱”的对比下脱颖而出。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一条基本方略即“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概括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居首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1]。如何才能扬起新征程的风帆,展现全新作为?答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脑子要特别清醒、眼睛要特别明亮、立场要特别坚定,绝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我国独特的文化传统与独特的历史命运,注定我们要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走植根于中国大地的“中国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民族求独立、人民盼解放的历史重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到来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给为救亡图存而上下求索的仁人志士指明了全新出路。中国共产党此时尚处于幼年时期,在没有充分认识到中国特殊国情的情况下,一度迷信共产国际与苏联经验,依据“城市中心论”在多个城市发动了激进冒险的武装暴动,使得革命力量损失惨重。随后中国共产党意识到要在结合科学理论的同时尊重本国国情,重新从自身实际出发,终于建成新中国,拯救民众于水火。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同志于1956年发表了《论十大关系》,从此中国共产党开始自主探索立足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在此时期,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一系列适合中国特点的过渡形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赓续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因血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系列问题,从此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之接力奋斗。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低迷、国际形势面临严峻考验的背景下,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定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将其成功推向二十一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形势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21世纪高高飘扬,让科学社会主义在华夏大地上继续焕发新的活力。
新时代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变得更加坚强有力,中国人民的历史主动性和自觉性更为强烈,印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繁荣昌盛。新时代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并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不断扩大开放的大门,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指引下积极参与建设引领国际秩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3]这十年的伟大变革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走得稳、走得好。
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团结才能胜利,奋斗才会成功。”回顾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牢牢把握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不断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逐渐形成了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十分强调革命斗争过程中党和人民的团结与奋斗。毛泽东同志要求“用全力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巩固我们的党”,提出了“争取和团结群众”“以斗争求团结”“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等重要论断,为革命斗争提供了有力指导。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同志作出了“如果我们能够团结全国人民,努力奋斗,并给以适当的指导,我们就能够胜利”的重要结论。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一穷二白的现实情况,党和人民团结统一,以昂扬向上的姿态投入到国家建设中来。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方法、方针和政策,主张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时要用民主的方法,即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团结各族人民发展经济和文化,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一时期,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党领导人民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党的执政根基不断稳固,党的团结、纯洁和纪律得到了维护。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和人民团结奋斗历程的重要转折点,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党重新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号召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向前看。总的来看,这一时期围绕“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的奋斗目标,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不断适应改革开放后日新月异的发展要求,努力营造起团结稳定、共同奋斗的良好政治局面,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稳定经济、促进发展、战胜贫困、建成小康、防控疫情、应对变局,攻克了一个个急难险阻,创造了一个个人间奇迹。新时代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推动我国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国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党章。在新篇章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攀升。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理念是行动的先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彰显了新发展理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性。发展理念是否正确关系到实践的成效,实践告诉我们,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环境、条件的变化一定会引起发展理念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制定发展规划,发展理念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更新。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在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通过制定发展规划,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苏区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农业发展为主,通过土地革命调动农民积极性,进而发展工业的发展理念,为革命和政权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总结革命经验以及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不断强调发展的重要性。要求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通过发展重工业,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提高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并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强调发展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发展的总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一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我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空前进步,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有序发展,高科技领域也取得巨大进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行对外开放,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发展理念与时代变化相融合,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指出发展是第一要义,系统概括了发展目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
进入新时代,基于对发展阶段的判断以及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的问题,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4]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一系列成就,更加印证了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性。创新引领发展动力之变,在创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连续十年稳步提升,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2021年的第12位,我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显著进步;协调引领发展结构之变,在协调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差距逐渐缩小,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绿色引领发展效能之变,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和修复工程初见成效;开放引领发展格局之变,在开放发展理念引领下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推进,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制度型开放不断完善,区域开放布局不断优化,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共享引领人民福祉之变,在共享理念的引领下我国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体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不断提升。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新征程上我们始终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挥新发展理念的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作用,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5]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百年管党治党得出的宝贵经验,是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奥秘所在,更是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回顾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艰辛探索中不断摸索如何管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十分注重党的建设,党的一大、二大制定了党的各项纪律原则,五大成立了中央监察委员会这一党的纪律检查机构,严明党的纪律建设。党的六大明确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组织原则,为从严治党奠定组织基础。古田会议确定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开展整风运动,遏制党内错误思想。在这一时期,党提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党员教育方式,“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方式,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有效净化了党内风气。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对管党治党进行了有益探索。这一时期我们进行了两次整风运动,开展“三反”“四清”“五反”运动,党的八大对党的集体领导、组织原则及监督体系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制定了一系列纪检监督规范,有效净化了党风,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管党治党进行了创新探索。党的十三大首次提出了“从严治党”的概念,十四大将其写入党章,并制定党内生活若干准则,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化。在组织建设方面,整顿党员干部,严格清除党内“三种人”推动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在反腐倡廉建设方面,坚持“两手抓”“长期抓”,反腐败斗争不断制度化、法制化,反腐败体系不断健全。在党员教育方面,针对领导干部开展“三讲”教育活动,创新党性教育方式。在从严治党的引领下,改革开放不断纵深推进。
新时代,针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重视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在政治建设上,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地将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发挥引领作用,确保政治方向的正确,确保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思想建设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四史”学习,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先后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党内集中教育。在组织建设上,强调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不断完善选人用人标准和工作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落实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内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制度。在作风建设上,从“八项规定”入手,从上到下改进工作作风,狠刹“四风”,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在纪律建设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持反腐败斗争,健全全面覆盖的监督体系。
历史充分证明,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正是在百年奋斗中始终坚持从严治党,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我们才能取得如此举世瞩目的成就,发展为拥有9600多万党员的大党,始终把握住历史主动。历史和实践证明,勇于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关键,也是新时代我们不断从胜利走向新胜利,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
“五个必由之路”作为党百年奋斗中形成的重要认识的深刻总结,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了的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的具体路径。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我们必须把握好“五个必由之路”的深刻内涵及其相互联系,通过更加科学、有效、精准的规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本文作者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本文系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重点项目“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体系研究”(21KDA003)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s://www.jicengzhizhi.com/2023/0216/404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