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善治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乡村振兴一线探访)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乡村振兴一线探访)

岷江之畔的四川省眉山市永丰村,种粮大户王元威一头扎进金黄稻浪,弯腰捧起一束沉甸甸的稻穗,难掩喜悦:“今年又是丰收年,我家种了3000多亩地,能产2000多吨粮。”

渤海湾畔的山东省潍坊市一空桥村,村党支部书记、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萍走进粮仓,弯腰抓起一把麦粒,喜笑颜开地说:“这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专家指导我们种的‘济麦44’,每吨收购价比普通小麦高200元。”

云南省腾冲市司莫拉佤族村,村民李发顺的家庭餐厅修葺一新,游客纷至沓来,李发顺一边忙碌着一边说:“我们吃上了‘旅游饭’,日子越过越好了。”

广袤乡村大地,一幅幅丰产增收的画卷,洋溢着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

牢记嘱托,踔厉奋发。各地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构建乡村产业体系,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推动乡村生活富裕。

  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

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旧县镇张槐村,69岁的种粮大户徐淙祥顶着烈日来到地里,察看玉米和大豆长势。他拨开一人高的玉米秆,露出满意的笑容:“茎秆匀壮,籽粒饱满,又是好收成!”

近年来,徐淙祥种的玉米、小麦、大豆屡次刷新安徽省单产纪录。丰收高产靠什么?“良田良种良法是关键。”徐淙祥嘿嘿一笑,“脚下的这片示范田,过去是砂姜黑土,低洼易涝。经过土壤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在已是肥沃良田。”

2010年,徐淙祥开始带领村民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1000多亩土地,与省、市农科院等单位合作,开展优良品种大田示范。

在徐淙祥影响下,儿子徐健从经销农资转行种粮,95后孙子徐旭东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同样跟随爷爷的脚步搞起农业。

精心种、科学管,风里来雨里去,徐淙祥的皮肤晒得越来越黑,粮食产量也越来越高。2022年夏收,小麦平均亩产超800公斤,再创新高。他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汇报丰收的好消息。

2022年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徐淙祥回信说:“得知你家种植的小麦喜获丰收,儿孙也跟着你干起了农业,我感到很高兴。”回信中,总书记希望种粮大户发挥规模经营优势,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一起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专业合作社同村民签订技术联产承包协议,带动全村农户按照统一模式种植5000多亩粮食作物;打算牵头成立太和县种粮大户协会,推动种粮大户合作研究新品种、交流新技术……徐淙祥说,收到总书记回信之后,大家劲头更足了,一定多种粮、种好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

殷殷嘱托,催人奋进。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棋盘般整齐的田地里,稻浪翻滚。“看,田成方、渠相连,尽管今年遭遇高温干旱天气,前段时间专家实地测产,实际亩产达到780.2公斤。”永丰村党委书记李雪平介绍。

永丰村已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3100亩,连片规模种植达1500亩,在四川率先实现水稻“耕、种、播、收”全程机械化生产。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永丰村考察调研时强调,成都平原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前段时间,李雪平多了一个身份——“田长”。他带领20名村民组成耕地巡护队,定期巡查,助力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到位。

在永丰村田间地头,尤其是进入水稻关键生育期,村民经常见到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马均忙碌的身影。马均带领团队在这里扎根20年,将论文写在“天府粮仓”的大地上。

采用马均传授的稀植壮苗、水肥耦合等关键技术,王元威种植稻谷增产10%以上。尝到甜头的王元威干劲十足,果断扩大种植规模,流转土地从不足300亩扩大到3000多亩。

如今的永丰村,建成了四川省规模最大的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基地。村民们靠田吃田、藏粮于技,和省里的农技专家一起辛勤耕耘,日子越过越红火。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各地把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巩固提升粮食产能,交出了沉甸甸的丰收答卷: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10年再上一个千亿斤新台阶,2021年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13657亿斤。

  既要保数量,也要保多样、保质量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高里街道一空桥村,走进麦收之后的地里,套种的玉米和大豆郁郁葱葱,长势正好,张萍拨开齐腰高的豆苗,一串串豆荚跃入眼帘:“瞧,这是明星品种‘齐黄34’,结荚多,荚大粒大。”

“老张打理得不错!”同行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徐冉走进地中央,察看豆苗长势,频频点头。他告诉记者,“齐黄34”是一个高蛋白、高脂肪、高产广适的大豆新品种,“通俗讲,就是每斤大豆能比一般大豆多榨两钱油,多出三两豆腐。”

种植优质新品种,让一空桥村村民笑容更甜、腰包更鼓。

2014年,在外做生意的张萍回到家乡。彼时,村民种植普通品种小麦,加之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经营方式,收入不高。张萍牵头成立惠民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努力让农业经营有效益。

2018年,一空桥村迎来重大转机。当时,全国优质麦(强筋麦)示范区项目落户村里,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赵振东院士团队来到这里,对24个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反复对比、优中选优,最终选择种植“济麦44”。

在合作社面粉加工车间,张萍从麦粒堆里捞起一把,向记者介绍:“看,颗粒饱满、色泽光亮,品质好、卖相好,每吨收购价比我们以前种的小麦高200元,粮商抢着收,农民抢着种。”

随着亩产从800斤攀升至1300多斤,“济麦44”种植面积从1800亩扩大到1万多亩,一空桥村成为全国知名的优质麦示范种植区。

看到新品种带来的实惠,一空桥村加快了结构调整步伐。“合作社去年种了600亩‘齐黄34’大豆,今年扩至1000亩,明年准备再增加500亩。”张萍说,无论是小麦还是大豆,品质优才能价钱高。

质量就是效益,质量就是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在不断升级,今后农产品保供,既要保数量,也要保多样、保质量。”“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

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广袤田畴间,质量兴农之路越走越宽广。

两山夹峙,翠色入眼,车窗外闪现一排排鳞次栉比的大棚,陕西省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到了。2020年4月,在金米村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直播平台,点赞当地特产柞水木耳——“小木耳、大产业”。

两年多来,乡亲们努力做大规模、做长链条、做强品牌。

柞水县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技术团队,建设院士工作站,研发出5个适生能力强、种植产量高、推广前景好的优质黑木耳示范菌种,成功培育出玉木耳、金木耳等一批珍稀食用菌。“柞水黑木耳每斤卖到35元,而玉木耳、金木耳每斤可分别卖到80元、150元。”金米村党支部书记李正森说。

走进一个木耳智能大棚,只见村民们像穿糖葫芦一样,正用绳子将一个个木耳菌包穿挂在钢架上。“这是今年第二季木耳,再过半个月木耳就可以长出来了。”村民赵琴说,种木耳,过去得“泡”在地里,现在用手机可随时掌握棚内温度、湿度等关键信息,远程察看木耳长势,还可以遥控进行通风、遮阳、灌溉等。

种木耳越来越轻松,但质量要求却越来越严格。在金米村展销中心,拿起一包木耳,一扫二维码,种植、采摘、晾晒、分拣、检测、包装等各个环节信息,一目了然。去年以来,柞水县制定发布柞水木耳产品和技术规程标准,建立健全木耳质量追溯、检测体系等。“我们要把柞水木耳这张金名片越擦越亮。”李正森说。

盯着市场调结构、调品种,着力促进提质增效,农业发展新动能不断释放。这些年,“米袋子”“菜篮子”品种更加丰富多样,棉油糖胶稳定发展,肉蛋奶、水产品、果菜茶供给充裕;品质持续优化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越来越多绿色优质农产品摆上百姓餐桌。

  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

“大家看,这是毛竹山村明星品种——蓝玉葡萄,正是最甜的时候,想吃的赶紧下单……”站在葡萄园里,正在直播的王建政对着手机屏幕侃侃而谈。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才湾镇南一村毛竹山自然村,8月正值葡萄采摘季节,越来越多的村民像王建政一样成了网络主播,面向各地网友推销自家的葡萄。

在毛竹山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葡萄园,全村葡萄年均产量超过100万斤,人均年收入3.5万元。电商直播,是毛竹山村培育新产业新业态的一个缩影。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毛竹山村考察时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毛竹山村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推动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中午时分,记者在村口碰到快递员谢多荣。他一边忙着打包,一边介绍:“我们在这里专门设置寄送点,一天取货两次,忙不过来。”

“以前坐等水果商人上门来收购,现在通过电商平台销售一部分,价格提高了一倍。”王建政说。

越来越走俏的葡萄,带火了毛竹山村的旅游,2021年全村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次。村里农家乐、小卖部已有36家,生意红火。

眼下,南一村正在打造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规划建设民宿风情体验区、生态风光体验区、农产品交易服务中心等项目。“我们发挥邻近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的优势,发展生态农业、休闲采摘、观光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打造乡村旅游品牌,不断壮大乡村产业。”南一村党总支书记王军荣说。

现如今,乡村不再是单一从事农业的地方,还有重要的生态涵养功能,令人向往的休闲观光功能,独具魅力的文化体验功能。

发掘新功能新价值,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打造新载体新模式,激活了一个个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青山环抱,古木参天,溪水潺潺,云南省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是一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佤族聚居村寨,游客络绎不绝,乡亲们的生活正在悄然变化。

2020年6月,司莫拉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成立,司莫拉佤族村73户人家全部入股。清水乡副乡长、三家村党总支书记赵家清介绍,两年多来合作社启动幸福佤乡综合开发项目,将司莫拉的7条巷道串联成游道,分别植入大米粑粑、佤族绘画、佤族服饰、饮品茶艺等不同特色业态,形成一巷一特色,建成幸福餐厅、大米粑粑厂、特色小吃街等。

保护性发展,传统村落焕发新生机。绿树掩映的寨门,干净整洁的火山石路,修葺一新的民俗文化陈列馆,黄墙黛瓦的农家屋舍,随处可见牛头图腾的立柱……走进寨子,浓郁的佤族风情扑面而来。

佤寨大变样,体验更丰富,发展也打开了新空间。过去,村里组织种茶,但始终没能打开销路,村民视茶树为负担。现在,合作社与云南省农科院合作开发“司莫拉系列”特色农产品,让农产品变伴手礼,散装茶包制成精致红茶,售价涨了数倍。

过去,村民孟家留一家三口在外打工,日子过得平淡。而今,孟家留在幸福餐厅工作,妻子在特色小吃街摆摊,儿子在景区开观光车,家庭年收入超过15万元。

“2021年,司莫拉佤族村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18860元,比2019年增加7412元。”赵家清说。

司莫拉,佤语意为“幸福的地方”。司莫拉佤族村寨口,阳光下,“让幸福的地方更幸福”红色大字格外耀眼。

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放眼全国,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加快转型升级,休闲旅游、电商直播等新业态不断涌现,让农村群众的日子更红火。

文章来源:https://www.jicengzhizhi.com/2023/0215/397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