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甘肃省市域社会治理百强案例第二届甘肃省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实践百强案例 环县人民法院“三进”工作推动乡村治理步入法治化轨道
环县人民法院“三进”工作推动乡村治理步入法治化轨道
一台计算机、一个小程序,一名调解员、一颗为民心,千里之外的矛盾,便得以快捷而稳妥的解决,这只是环县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三进工作室”工作中的一个点滴。在“三进工作室”建立的背后,到底融入了环县人民法院怎样的法治思维,又倾注着环县人民法院怎样的司法情怀,让我们一页页展开……
一、背景和起因
占了庆阳市三分之一面积的环县,境内沟壑纵横、群众居住分散,矛盾纠纷排查起底,一直以来都是靠乡村干部跑上几十公里山路去做。群众但凡有纠纷寻求组织解决,得几度跋山涉水,付出较高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加之当地有“以和为贵”的乡俗,发生一些小摩擦,往往含屈隐忍,积累下来,一些小纠纷也酿成大矛盾,给基层社会治理造成隐患。而司法审判虽是终结矛盾纠纷最有力的手段,但从来都是被动作为。打破“司法审判是解决矛盾纠纷最后一道防线”的观念,如何把审判力量前置,更早、更快地置身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去,便成了环县人民法院人最深思考的问题。
2015年,中办 国办印发《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迈开了多元解纷步伐,司法确认应运而生,审判力量能够更早地服务基层治理。相较东南沿海地区,环县经济落后、信息化不发达,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业调解、行政调解力量分散,平台相互难以对接。从《意见》印发到2017年底,诉讼外调解力量主导达成的协议,进入司法确认程序的微乎其微,仅有13件,大量的协议被反悔,进入了诉讼程序,重复消耗资源。如何更好地促进审判力量与多元解纷有效衔接,我们创新出“驻法院人民调解室”工作机制,实现了二者“零距离”对接,运行态势良好。但这种工作机制是定点服务,仍然需要群众跑路,实现了“快”字,“便”字上还不尽美。于是,如何把审判力量更广阔地融入基层治理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便捷的司法服务,就又成为环县人民法院人最深思考的问题。
在2019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重要指示,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法院上下强化“智慧法院”建设,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上线运行,环县法院敏锐地捕捉到审判力量线上运行融入基层治理大网格的契机,院长吴帅之提出新思路:把“驻法院人民调解室”改造升级成“调解平台三进工作调度室”,以此为中心,向乡村、向社区、向基层法庭延伸建设“三进工作调度室”。10个“三进工作室”,便在环州大地的大山里,星罗棋布。
二、做法与经过
为有力破解乡村群众诉讼难、诉讼贵、诉讼久的难题,更好地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保障乡村振兴。环县人民法院党组认真领会《意见》精神,在县委政法委统筹协调下,于2018年1月在全市首创“驻法院人民调解室”工作机制,司法局聘请人民调解员常驻法院办公,开展诉前、诉中调解工作。立案庭设置案件分流岗,甄别出法律关系相对清楚、争议相对不大的民商事纠纷,于立案登记前,委派至人民调解室调解。调解不成功的,转入诉讼程序。2018年8月,庆阳电视台《平安庆阳》栏目专访,将这种方法总结为多元解纷“环县模式”予以推广。
与此同步,该院在立案庭设立司法确认专岗,对于达成协议、且有金钱给付内容而未当场履行的,引导纠纷双方直接申请司法确认,法院在半小时内完成工作。这种“调解+司法确认”的“一站式”服务,赋予了调解协议直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有力固化了调解成果。
在诉讼调解工作上,该院率先设立速裁中心,对进入诉讼程序的民事案件再次甄别,争议小的案件分流到速裁中心快审快结,复杂案件分流到各审判团队精审。自2017年10月速裁中心设立以来,快速审结案件2730件,平均办案周期缩短到15个工作日。
矛盾纠纷得以快速化解了,但身处环县大山沟的农民,还是要跑路的。带着如何让老百姓更加便捷的思考,带着如何让审判力量更广阔地融入环县的山山峁峁的思考,环县法院又乘着“智慧法院”建设的东风,敏锐地捕捉到审判力量线上运行融入基层治理大网格的契机,将“驻法院人民调解室”升级打造成“调解平台三进工作调度室”,在县域南北片区选择甜水镇、木钵镇综治中心、在乡村建设示范村中选择曹李川村、杨胡套子村、陶洼子村、薛塬村,在四个基层人民法庭设立“环县人民法院人民调解平台‘三进工作室’”,由经过培训的调解员在驻地工作室开展调解,为矛盾纠纷基层化解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至此,以“调解平台三进工作调度室”为中心,各“三进工作室”在环州广袤的大山里开枝散叶,环县法院的多元解纷工作体系已然成长为一颗“参天大树”。
“三进”工作室的运行方法是:调解员将辖区内排查到的矛盾纠纷录入调解平台,由调解员联系纠纷双方在手机端使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小程序在线进行调解;当遇到的疑难、复杂的法律问题时,调解员可申请调度室指派法官同步参与调解。如此,便形成线上线下、诉前诉中、干部群众一体发力,快速化解纠纷的多元解纷新格局,把“马锡五审判方式”方便群众、就地解决的精髓发展传承。
依托环县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皮影艺术形式,让“三进工作”深入民心
为了让人民群众更直观地了解、知晓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三进工作室”便捷、高效、免费的司法服务,展现新时代下法院解决群众诉讼难的真实场景,环县法院自编自导道情皮影剧《彩礼风波》,以道情皮影非遗艺术手法巡回演出,讲述了法官以远程视频形式成功化解“牛牴墙、南墙花”两家因彩礼而引发的纠纷,全景展现了“三进工作室”化解矛盾纠纷的快捷便利。据统计,环县法院年均受理的婚姻家庭类案件一直占到民事一审案件的20%左右。其中多因高价彩礼损害双方感情,导致家庭负债而引发。皮影剧《彩礼风波》树立了司法审判治理高价彩礼、引领婚俗新风的正确导向,让这种导向深入到了老百姓的脑中,让群众真正明白:“婚姻的神圣目标在于相伴一生、白头偕老,无需高彩礼,但需真感情。”。
“乡村振兴,平安和谐是基础。环县法院积极探索平安建设新举措,主动融入基层治理大格局,以点发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法院方案。”环县委政法委书记赵怀博同志调研指导环县法院“一站式”建设工作时如是评价。
三、成效与反响
2022年8月初的一个早晨,一苏姓中年汉子心事重重地走进环县山城乡薛塬村“三进工作室”,向接待他的村第一书记黄登峰咨询如何通过打官司要回自己的务工费。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黄登峰联系到“包工头”苗某,苗某表示,拖欠务工费属实,但工程款未到位,自己也没办法。黄登峰即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邀请县法院法官在线向苗某释明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法律后果后,苏某与苗某很快达成了一致意见,当即在线签订了调解协议。半小时后,苏某收到了苗某转来的全额务工费。“这个调解平台真方便,我连村子都没出去就把钱要回来了,这下娃娃上大学的学费有了!”成功要回了血汗钱,苏某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我是2019年被单位派到薛塬村担任第一书记的,作为法院人,我最能理解农村群众打官司的困难。环县的大山,面积广阔、盘结交错,村与村、户与户的距离非常远,经常方圆十里了无人烟,老百姓要打个官司,经常需要穿越几十、上百里的山路到县城去,住在山后的有些甚至要提前一天出发才能赶上时间,如果碰上小问题就需往返好几趟。”山城乡薛塬村第一书记、环县法院干警黄登峰说到。“三进工作室”配置远程视频设备,为纠纷双方当事人、调解员搭建了信息化交流平台,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实现调解案件“线上办、线上签”。可以说,它真正打破了矛盾纠纷化解的空间壁垒,打通了司法为民的“神经末梢”。
作为平安建设的骨干成员单位,环县法院还主动与“三进工作室”所在的乡镇党委对接,把“三进工作室”同步打造成乡镇“线上综治巡查平台”,让工作随时巡查、情况随时上报,实现了沟通便利化、管理高效化,真正减轻了基层综治工作负担。
截止2022年10月13日,环县法院通过调解平台参与调解纠纷2733起,达成协议2426起,调解成功率达88.7%;司法确认1529件,占调解成功纠纷数的63%。
四、探讨与研究
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环县法院诉前成功调解纠纷2426起,同期民商事一审收案数21105件,二者分别占10.3%、89.7%。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诉前解纷这道“防护网”,那这2426起纠纷必将进入诉讼程序,间接导致民事一审收案数上涨11.5%吗,有限的审判资源将被挤占,法官难以付出更多的精力精审难案。
环县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三进”工作,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停在前面”的重要指示精神及党中央关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重要部署,认真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快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动人民法院一站式多元化解纷工作向基层延伸,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重心下沉,完善人民法院源头化解纷工作格局,及时就地预防化解矛盾,就近或者上门提供司法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解决纠纷,使矛盾纠纷发现在萌芽、化解在基层、消减在诉前,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有效减轻了人民法院的审判压力,对加快构建基层多元解纷体系、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s://www.jicengzhizhi.com/2022/1209/320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