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治理要闻 一封感谢信背后的高效治理答卷

一封感谢信背后的高效治理答卷

黑龙江省伊春市汤旺县综治中心收到居民刘某亲手递交的感谢信。信中字字滚烫,诉说着对噪音纠纷快速化解的感激——这不仅是对一次调解的认可,更是对当地“五项融合”治理模式的肯定。

织密协同网络

汤旺县综治中心以“五项融合”为治理核心,打破以往部门各自为战的壁垒,构建起上下联动的服务体系。阵地贯通融合,推动城关镇力量入驻中心,形成县、镇、社区三级服务网络,让群众诉求不用多头跑;岗位协同融合,创新“1+1+N”联合调解模式,整合城管、市监、公安等多部门力量,实现一站式调解;化解闭环融合,建立受理、分流、化解、办结“四岗闭环”和县、镇、社区三级化解体系,确保矛盾化解不悬空;服务延伸融合,打通“线上平台提交+线下窗口对接”渠道,让群众在家也能反映问题;数据共享融合,打通县镇信息壁垒,实现案件信息实时流转,为高效处置提速。从诉求受理到矛盾化解,从法律解答到结果反馈,全流程都能在“一扇门”内完成,真正实现进中心解纠纷。

厘清民生明白账

原本以为要拖很久,没想到3小时就解决了,终于能睡上安稳觉了!”刘某的感慨,源于一场持续数月的噪音纠纷。今年6月,他带着录有刺耳机器声的录音来到综治中心,反映邻居霍先生在车库开设木材加工点,夜间和午间作业噪音严重影响其生活,双方因经营权与居住权争执不下,矛盾愈演愈烈。

核实情况后,中心立即启动多部门联动机制,半小时内便将案件分流至城管执法队、市监局,同步联系民警介入。联合调解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城管队员现场检测并出具报告,用数据固定事实;市监局人员核查营业执照,明确车库加工超出许可范围,指出违规风险;民警向当事人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8条关于夜间噪音扰民的规定,厘清责任边界。

面对霍先生“有执照为啥不能干”的激动追问,工作人员分头疏导。经过近两小时沟通,霍先生逐渐认识到自身问题,主动提出调整作业时间,刘某也表示愿意包容。一场僵持数月的矛盾,在摆事实、讲法律、疏情绪中圆满化解。

填补治理空白

以前遇到跨部门矛盾,不知道找谁说、不知道找谁办,得跑好几个地方,现在在综治中心一次性就能解决了。”群众的反馈道出了“五项融合”模式的优势。一方面,通过阵地、岗位融合,把分散的部门力量“拧成一股绳”,让群众不用再多头跑,有效填补了多头管理、衔接不畅的治理空白。另一方面,通过化解闭环、数据共享,确保案件从受理到反馈的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跟进、有信息支撑,避免了责任不清、推诿扯皮现象。

综治中心实战化运行以来,受理各类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100%,实现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双提升”。如今,群众们都知道“解纠纷、进中心高效又贴心”。“五项融合”工作模式用情、理、法融化了矛盾,用真诚和温度为基层治理筑牢了民心基石。

文章来源:https://www.jicengzhizhi.com/2025/1127/3146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