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治理要闻 要素化庭审+信用修复+多元调解!吉林磐石法院解锁金融纠纷化解新路径
要素化庭审+信用修复+多元调解!吉林磐石法院解锁金融纠纷化解新路径
为高效化解金融纠纷,切实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与当事人合法权益,吉林省磐石市人民法院创新构建“精筛、快审、善治”全周期治理体系,推动金融纠纷化解提质增效,为区域金融健康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自2024年11月体系运行以来,金融纠纷案件收案量同比下降21.8%,成功化解纠纷655件,案件平均审理周期压缩至17天,自动履行率达10.6%,执行案件数量同比减少15%,治理成效初步显现。
前端精筛
筑牢纠纷过滤“防护网”
科学分流,精准分类定层级。建立精细化分流定级机制,根据案件标的额、争议复杂程度和涉众风险因素,将金融纠纷划分为简易、普通、疑难三个层级,实现分级引导、精准施策。针对5万元以下小额金融纠纷,开辟“绿色通道”,配套要素式立案模板,当事人仅需勾选借款时间、利率等8项关键要素即可快速生成规范诉状,大幅缩短立案时间。设立“金融门诊”窗口,由法官助理与调解员组成预审团队,对涉众型纠纷及时启动风险评估,并与金融监管部门建立实时共享对接机制,确保风险早发现、早干预。
调解先行,多元协同促和谐。组建“1 + 3 + N”调解队伍,由1名资深法官指导,3名专职调解员统筹,5家金融机构20名法务人员协同参与,形成多层次调解网络,成功调解金融纠纷499件,涉案金额超1.8亿元,调解成功率达19.5%。制定《金融调解负面清单》,明确将虚假理财、非法集资等6类情形排除在调解之外,有效拦截17件高风险案件,避免经济损失超2000万元。创新推出“调解储蓄卡”激励机制,当事人参与诉前调解可获积分,用于兑换法律咨询、文书代写等服务,已有70余人次受益。建立调解成效与金融机构考核挂钩机制,对积极配合调解的银行,在诉讼排期上给予优先待遇,有效提升金融机构参与积极性,调解参与率从18.9%跃升至25.6%。
合作预防,联动共治防未然。联合银保监分局设立“金融治理联络站”,实现信息联通、风险联控和培训联动,成功阻断17起群体性金融风险事件。针对车贷、房贷等风险高发领域,联合行业协会制定《标准化合同指引》,嵌入“七日冷静期”“利率浮动上限”等12项保障条款,覆盖辖区85%以上金融业务,从源头减少争议隐患。设立“金融法治驿站”,开展案例巡展、法官答疑活动15场,发放普法手册5000余份,覆盖群众超3000人次,提前介入化解潜在纠纷40余件。

中端快审
打造高效审判“快车道”
聚焦要素,优化庭审提质效。制定《金融案件要素表》,将常见金融纠纷归纳为合同效力、利息计算、担保责任等12项审查要点,引导当事人在庭前确认无争议事实,聚焦核心争议。对同类型、批量化案件,推广“门诊式”庭审,实行集中送达、合并审理,每庭可审结20–30件,审判效率显著提升。
统一尺度,精准裁判树公信。建立类案强制检索制度,针对直播打赏等新型纠纷,制作《裁判要点提示卡》,确保裁判尺度统一。同步建立“判例引导—异议反馈—动态修正”机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持续优化裁判标准。落实判后答疑回访制度,对未及时履行义务的当事人进行提醒,并推送典型案例强化释法,提升裁判认同度。2024年11月以来,金融案件上诉率降至4%,无改判发回案件。
审执协同,无缝衔接助履行。在涉众型案件裁判文书中附上《债务履行操作指南》,详细列明还款路径与信用修复方式,为当事人履行债务提供清晰指引。判决书末页增设《自动履行告知书》,提示履行优惠与拒执后果,增强当事人主动履行意愿。对涉企业案件推行“活封活扣”柔性执行措施,在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的同时,助力企业正常生产经营。2024年11月以来,已成功促成11家企业分期履行债务,为金融机构挽回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

末端善治
绘就信用修复“新蓝图”
分级施策,宽严相济护信用。建立“红黄绿”信用预警机制,对部分履行债务的当事人设置“黄码”观察期,暂缓适用限高措施,给予其更多履行债务的时间和空间。与金融机构协商制定《诚信履行激励办法》,鼓励当事人主动全额还款,并为其提供申请删除失信记录的渠道。设立“信用修复专窗”,为当事人提供履行证明开具、征信异议申请等“一站式”服务,年初以来,已帮助114人成功完成信用修复,助力其重新融入社会经济生活。
精准帮扶,情法交融解民忧。推行“债务重组调解”机制,针对因重大疾病、突发灾害等原因陷入困境的债务人,协调金融机构为当事人量身定制1~3年分期还款方案,有效缓解债务人还款压力。联合民政部门建立“救助对象筛查机制”,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当事人及时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切实解决困难群体生活保障问题。组建由心理咨询师、法律援助律师构成的“金融解忧团”,定期开展“金融法治谈”活动,为当事人疏导负面情绪,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达123次。
共建生态,法治护航促发展。建立“金融司法白皮书”发布机制,从万人成讼率、调解成功率等多个维度对金融机构风控水平进行全面评估,为金融机构改进管理提供参考。开展“法治副行长”定期服务,协助金融机构完善贷前审查、催收规范等9项制度,从制度层面提升金融机构风险防控能力,金融法治生态得到有效改善。
责任编辑:CmsTop
文章来源:https://www.jicengzhizhi.com/2025/1126/31425.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