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甘肃省市域社会治理百强案例案例展示兰州市 城关公安启动“城关快警”勤务模式 空地一体”立体化网格巡控提档升级
城关公安启动“城关快警”勤务模式 空地一体”立体化网格巡控提档升级
今年5月以来,兰州市公安局城关分局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和市公安局关于加强街面巡逻防控的部署安排,结合全区治安形势特点,反复科学论证,积极筹措推进,探索建立了以警用摩托车实战应用为核心的“城关快警”巡控勤务模式,切实发挥最小作战单元应急响应处置效能,坚决确保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
坚持一体推进
努力打造维护社会平安稳定的强基工程
紧盯“排头兵”定位、发挥“试验田”作用,充分利用警用装备现代化驱动牵引,把“城关快警”建设作为工作创新发展的强大引擎,培育战斗力,生成增长点。以最硬的组织保障抓推进。成立了由指挥、政工、警保、巡防及有关派出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筹建工作小组,由指挥中心(办公室)牵头负责统筹协调、整体规划、督导指导和推进落地。以最优的顶层设计抓推进。筹建专班会商研究,制定了总体建设计划,确定了具体的建设原则、建设标准和进度时限,坚持整体设计、统一标准、分步实施、梯次推进。党委会3次专题听取筹备情况与建设进度,并提出明确工作要求。牵头单位召集有关室队所先后召开建设座谈会、专题研讨会、部门协调会8次,汇集金点子、好思路,明晰阶段性任务、确定关键点项目,确保“快警”建设稳步实施、如期落地。
扭住关键环节
努力打造新时代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品牌工程
围绕总体目标、阶段任务,紧盯“定规划、布前端、建平台、汇资源、破难题、强运维”等关键环节,全领域融入新理念、全方位应用新技术、全过程培育新动能,形成“城关快警”“建、联、用、管”闭环链条。
在“建”上体现高标准、高速度。4月下旬起,在全局32个实战单位选拔183名民辅警进行警用摩托车驾驶技能培训并考取驾照,对已取得摩托车驾驶资格的143名民辅警开展安驾培训。截至“快警”启动,共有267名同志熟练掌握驾乘技巧,占实战单位警力的近4成,为全面提升城关公安街面机动巡逻队伍警务实战水平奠定了坚实人才基础。
在“联”上做到全贯通、全覆盖。依托“情指勤舆督”一体化实战化平台,对接“警用无人机”网格,明确了“空地一体、一网融合、一体建设”总体架构,在指挥中心搭建快警调度平台,通过车载GPS系统将34个实战单元80台警用摩托车串联,结合视频专网与820电台图传系统,实现了点位清晰、联动协作、战场情况掌握的新作战格局。
在“用”上突出成体系、展风采。统筹全局警用摩托车,重新设计外观标识、统一配备骑行装备,切实展现兰州城关公安良好精神风貌。编制形成《“城关快警”巡控勤务模式运行管理规定(试行)》,确保警力高效集约、勤务运行顺畅,最大限度发挥“城关快警”小、快、灵作用,提高街面见警率、管事率。
在“管”上实现信息化、常态化。组建“快警调度群”,指定各单位负责巡控工作的副职领导任联络员,定期汇总巡控勤务、车辆装备使用及工作建议意见,确保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指挥中心每日3个时段进行视频、电台、GPS抽查点名,对全部34个“快警”实战单元进行可视化检视、常态化监测,确保整体系统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突出实战实效
努力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民生工程
充分发挥警用摩托车支撑服务实战作用,全面提升复杂交通环境下应对突发警情的快速处置能力,提高街面巡控、警种协同联动水平,不断深化“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助力警务效能提升。打击更加精准,查破现行犯罪能力实现跨越提升。最大限度凸显警用摩托车“快”的优势,融合“警用无人机”巧与小的优势,以最快速度获取案事件现场有关信息,准确锁定涉事人员,推动案件快侦快破。
自“快警”启动以来,累计协助破获案件12起,抓获涉嫌违法犯罪人员13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大幅提升。防范更加严密,预防控制发案能力实现跨越提升。主动对接警航团队空中网格,形成“空中无人机+地面警力步(车)巡”相结合的立体化防控模式,让“流动”成为特色,让“机动”成为常态,让“联动”成为趋势,实现空管快速指挥、空地力量协调配合、地面“城关快警”精准处置,持续创造稳定的“平安城关”社会环境。
管控更加到位,发现预警处置能力实现跨越提升。对标形势任务、社会需求、群众期待,积极融入“强省会”“金城关”发展大局,通过加强科技装备配备,缩短出警速度,增加见警频度,加大巡逻覆盖面,达到快速用警、机动用警、显性用警目的,推动“汗水警务”向“智慧警务”转变,助推“警力无增长改善”。服务更加高效,为民排忧解难能力实现跨越提升。将城关快警和车巡、步巡相结合,和社区警务、护学行动相结合,努力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提升打击防范能力、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群众安居乐业等工作中发挥更加积极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s://www.jicengzhizhi.com/2022/1211/279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