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甘肃省市域社会治理百强案例案例展示武威市 “四治融合”让基层治理“百花齐放”
“四治融合”让基层治理“百花齐放”
【背景和起因】
凉州区武南镇位于武威城区东南10公里处,镇域总面积87.15平方公里,其中:城镇规划面积17.68平方公里,建成面积5.75平方公里。现辖17个行政村、5个社区,现有户籍人口13190户42719人,其中:农村人口6400户26192人,城镇人口6790户16527人,实有耕地面积57924亩,人均2.2亩。近年来,武南镇紧紧围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要求,以平安武南、法治武南建设为主线,以党建引领治理为载体,以“镇——村、社区——村组、楼院”三级网格服务管理为体系,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为重点,不断强化组织领导,细化思路举措,大力推进“四治融合”发展,着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做法与经过】
一、坚持“政治引领”,强堡垒、聚合力。党建引领是推动基层治理的“火车头”,武南镇紧紧围绕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年”活动为抓手,深入推进“四抓两整治”行动,扎实开展“三抓三促”活动,大力实施基层党建“十百千”工程,建立“周月季年”齐步走工作机制,突出“抓组织、优资源、强服务”,搭建多元融合、同向发力的基层治理框架,全面推行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网格(村〔居〕民小组)党小组—党员中心户(联系户)”四级网格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企事业单位、政法干警、社会组织、居民群众、志愿者为支撑的网格治理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主动化解突出问题,凝聚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盘活“一盘棋”,推动服务和管理下沉,形成上下通畅、精细高效的基层治理机制。新创建百塔、育才等党建示范点3个,巩固提升马行河、牛满加党建示范点2个,培树大河村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示范点1个,青石、马行河等乡村振兴样板村3个,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等党员先锋引领示范岗9个,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群众对平安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
二、坚持“法治教育”,强保障,提效力。法治教育是基层治理的“防护墙”。以凝聚力量、增强信心、创新方法、引导舆论为契机,武南镇充分借助重要节日、宣传月扎实开展平安建设、八五普法、扫黑除恶、禁毒、反邪、护路护线、电信诈骗、养老诈骗等进村社、进学校、进村组、进庙会等“四进”宣传活动,发放《反有组织犯罪法》《宪法》《民法典》《禁毒法》《反邪教》《电信诈骗》《养老诈骗》《信访条例》等各类宣传资料5500余份,张贴宣传海报56份,集中开展“法治讲堂”6次,现场为居民群众解答各种疑难问题26件,联合司法所、派出所深入村组开展法治课22次,全面为群众提供了多元化、精细化、专业化的法律服务,进一步扩大了法治宣传的覆盖面,使村(居)民群众逐步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不断提升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同时,整合治安户长、人民调解员、综治信息员、网格员、社区工作者及专职群防群治队伍等力量,定期深入村组、社区楼院开展法治宣传活动,通过以案释法,以法明理;面对面普法,点对点解惑的方式,积极引导村民或居民学习法律知识,逐步形成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乡村治理保障力,努力将矛盾纠纷调处在萌芽阶段,切实做到思路再拓展、方法再创新,能力再提升,真正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目标。
三、坚持“德治为先”,强教化,增动力。德治为先是基层治理的“润滑剂”。坚持以德示范、以德治家、以德树人,积极打造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治理体系,建立“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有事必商量”家门口的议事平台,健全“一约四会”:制定居民公约,完善道德评议会、居民议事会和小板凳会,构建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文明新机制,收集群众需求,大力挖掘能人,通过一个人影响一小片人,一小片人带动一大群人,对照先进榜样,对照身边典型,对照群众期盼,亮身份、做表率、争优秀、当先锋,共同营造崇德向善的风气,围绕道德建设,文化传承,文明创建,温初心、找差距、厚情怀,为基层治理强筋铸魂,依托文化构建,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好家庭等文明实践活动,树榜样、立标杆、承精神、杨新风,引导居民见贤思齐、向上向善、热爱文明。
四、坚持“自治融合”,强基础,添活力。民主自治是基层治理的“稳基石”。武南镇以力量融合为突破,探索形成覆盖全域、便捷高效的治理运行体系,以网格、楼院为重点,探索构建以村(组)-社区(楼院)为基础,镇级领导担任名誉会长,党支部书记担任会长,村党支部、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包村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农民合作组织、法律工作者、村民代表、党员代表及威望高、办事公道的老党员、老干部等人员担任成员的“1+1+10+X”协商共治的多元协商治理服务模式,引领网格村(居)民自治,积极带动党员、志愿者、群众共同参与到网格治理工作中,不断提升基层网格建设能力、社会组织动员能力、村(社区)服务管理能力,着力构建和谐共治、同心同向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全面激发村(社区)治理活力,使基层治理服务更接地气。同时,积极打造阅览、棋牌、健身、文化长廊为一体的活动阵地,培育“手牵手”舞蹈队、“俏夕阳”太极拳队、“健康欢乐”乒乓球队、“绿化养护”志愿队来调动居民广泛参与,不断丰富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小阵地”和学习交流的“大课堂”,真正实现“小区环境有改善、基层治理有突破、为民服务有特色”的新局面。
【成效与反响】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强则国家强,“四治融合”是开启基层善治的一把“金钥匙”,是一个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体系。凉州区武南镇坚持以建设平安武南为目标,不断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积极探索推行“四治融合”治理模式,深入推进平安细胞工程建设,让群众在“平安细胞工程”建设中知晓平安建设、投身平安建设和感知平安成果,推出了区抓镇,镇抓村、社区,村推动家庭的三级联创平安助推社会稳定、和谐的“三级联创”模式,全镇党建引领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凸显,社会管理服务水平和为民服务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平安建设的广度和深度得到了有效的拓展,真正实现了“平安细胞”健康发展、充满活力,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探讨与评论】
管好民生小事,就是治理国家大事。凉州区武南镇坚持以党建引领,积极推行以政治为领、法治保障、德治润心、自治为基的“四治”融合发展,不断为村(居)民百姓撑起“惠民伞”,架起服务“连心桥”,全面推动基层治理走上科学化、精细化轨道,为夯实市域社会治理提质增效,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绘就美丽武南“新画卷”。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s://www.jicengzhizhi.com/2022/1210/267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