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甘肃省市域社会治理百强案例案例展示武威市 坚持网格助推“五治融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唱响乡村和谐曲

坚持网格助推“五治融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唱响乡村和谐曲

【背景和起因】

凉州区金河镇位于武威城东22公里处,辖10个行政村,7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794户,总人口15373人。现有刑满释放人员30人、社区矫正人员7人、吸毒人员7人、严重精神病人93人、九年制中学1家、小学3家、幼儿园2家。

为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委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部署要求,深入推动基层平安创建活动,金河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以蔡家滩村为试点,通过示范先行、以点带面的方式,大力推进经验做法在其他村全面铺开。选优配齐各级网格员,实现了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通过镇、村、组三级联动的网格治理体系,切实转变治理理念,以“小网格”托起“大服务”,推动“五治”融合基层综合治理体系走深走实,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做法与经过】

(一)发挥“网格+政治”引领作用,提升基层治理凝聚力。通过进一步完善“镇党委政府—村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的四级网格治理架构,建立网格支部,把网格化治理作为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强化政治引领、组织引领,组织党员群众共同参与自治、法治、德治活动,基层治理的组织优势明显提升。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党员奉献热情,促使党员主动融入平安建设工作之中。各党支部设置了党员活动室,构建“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推动村党组织建设与平安建设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依托村综治中心,设立矛盾纠纷调解室,民主协商议事室,设置法律服务岗、综合协调岗、信访接待岗,配备工作人员,制度上墙。强化党员身份意识,打造党员群众活动平台、服务平台,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党员积分管理等制度。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135次,立足关键小事,让一个个党员“亮”起来,带动一名名群众“干”起来,引导村民共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不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措施落细落实。凝心聚力,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夯实基础,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二)发挥“网格+自治”强基作用,激发基层治理源动力创新组织形式,大力推广民主协商制度建设,增强民主决策参与能力,形成“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治理格局,坚持在网格内进行民主协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积极发动群众参与乡村建设。全年开展协商议事14次,小事小议17次,真正把群众做为推动协商民主的重要力量。通过民主协商,完成蔡家滩村、大庄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建成富泉村3000亩喷灌露地蔬菜一处、王景寨村千亩娃娃菜种植示范点一处,硬化道路30.6公里,通过协商议事10个村全部建立了环境卫生整治义务工制度,充分发挥群众“主人翁”意识,制定计划、依次轮换,调动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改善积极性,村民出行和居住环境都得到了极大改善。同时积极引导群众参与移风易俗、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活动,最大限度调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针对扫黑除恶专项整治工作对重点人群、重点对象、重点领域,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

(三)发挥“网格+法治”保障作用,增强基层治理公信力。加强乡村治理,用法治思维,不断提高在乡村治理中运用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今年来,以开展“平安村”创建活动为契机,以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户长会议”为载体,不定期邀请派出所、司法所等开展法治宣讲,深入开展“法律进乡组”活动,对网格长、网格员开展法律业务培训,就网格内开展治理工作所需的土地承包、婚姻家庭、赡养继承、道路交通安全、劳动保障、民事纠纷调解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面对面的传授,把网格员培养成懂法能解惑、依法会办事的能手。通过网格员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治常识、典型案例宣传到家庭、宣传到重点人员,让群众学法、知法、守法。通过不断强化全员法制宣传,共化解矛盾纠纷32起,开展法治宣传28次,发放扫黑除恶、禁毒反邪、防诈骗、消防、安全生产等宣传资料4000余份。深入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重点培育了一批以村“两委”班子成员、人民调解员、村民小组长等为重点的“法治带头人”。由“法治带头人”带领群众学法用法,增强群众尊法懂法、学法用法意识,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四)发挥“网格+德治”教化作用,激活基层治理内生力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用,全面推进红白理事会等制度,弘扬公序良俗,提高群众思想道德觉悟,弘杨传统文化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在网格内深入推进家德家风教育,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引导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评选出“平安家庭” 10户、“最美家庭” 15户、“好婆婆好媳妇” 22户。通过逐步建立“爱心超市”,成立“爱心超市”工作小组并对照“爱心超市”积分评定表结合村民产业发展、环境卫生、家庭美德、移风易俗及参加村集体活动等情况,每月定期开展积分评比,积分兑换实物活动。使群众从被动接受转化为按需索取,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充分调动群众文明向善的积极性、主动性,切实有效地激发了群众比学赶超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农村人居环境也得到改善,乡风文明逐渐向好。

(五)发挥“网格+智治”支撑作用,强化基层治理助推力推行“网格”服务模式,开展“巡格”服务,要求网格员每周到群众家门口开展问需服务,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组织志愿者,开展助残、帮困、扶危、敬老等志愿服务活动,提升网格服务能力,丰富网格服务内容。结合平安细胞创建活动大力推进“雪亮乡村”建设进组入户,全镇交通要道、岔路口、商铺和院落主要出入口安装公共安全视频监控335个,全部接入镇综治中心平台,实现了镇村两级全覆盖。在维护稳定、治安防控覆盖面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充分运用“综治E通”智能终端,将特殊人群管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基础信息全部录入系统,夯实平安细胞工程创建基础,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成效与反响】

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金河镇通过健全“网格+五治融合”治理体系,进一步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努力做到政治把稳治理之舵、法治筑牢治理之本、德治弘扬社会正气、自治夯实治理之基、智治提升治理水平。同时,镇党委政府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德法兼治、文化铸魂,扎实推进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建设,不断激发基层自治新活力、全面构建法治新秩序、有力弘扬德治新风尚,在充分总结经验,立足发展优势的基础上,不断积极探索创新、大胆实践,健全镇党委政府领导的“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相结合的乡村基层治理体系,真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不断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美丽乡村。

【探讨与评论】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必须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贯穿于社会治理的全领域、全过程、全环节。全面深化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及时排除、预警、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打造出公共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受益的氛围。实现了基层党建工作全面加强,基层治理和服务体系能力进一步提高,平安法治建设更加深入,基层自治有效推进,全镇社会风气持续向好发展,经济社会稳定、人居环境美好,治安环境明显改善,新风良俗普遍形成,群众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得到增强,平安创建满意度稳步提高。

文章来源:https://www.jicengzhizhi.com/2022/1210/267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