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甘肃省市域社会治理百强案例案例展示庆阳市 正宁县三嘉乡东庄村乡村振兴推进乡村治理
正宁县三嘉乡东庄村乡村振兴推进乡村治理
【内容提要】
正宁县三嘉乡紧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目标,立足乡情实际,突出联动共建多元共治,以东庄村为试点,打造乡村治理的样板村、标杆村。坚持高位谋划、绿色发展、规划先行、分步推进的原则,率先在东庄村为乡村治理示范村,在资金短缺、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坚持“好钢用在刀刃上”,规范高效使用项目资金,做到项目前期费用不超过总费用的3%,最大限度发挥项目资金效益,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通过面对面商讨,悉心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汲取民智,群众对乡党委政府的意图了然于胸,做到干部群众共建共治“两厢情愿”,让群众从“站着旁观”到自觉捐资投劳,积极参与村级治理和建设,营造了乡贤能人带头示范、群众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和治理的浓厚氛围。坚持以党建促振兴,采取“支部+党员+乡贤+群众”方式,拓宽村庄治理渠道,以传统文化为主线打造仁义礼智信宣传墙,以农耕文化为主题建成二十四节气宣传长廊,以民俗文化为载体建成忆乡园,以党史学习教育为题材建成明理园、崇德园和力行园,以孩提、志学、颐养为启迪打造赤园、冠园和寿园。为积极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围绕乡村振兴“建什么、怎么建,谁来建、如何管”的思路,动员群众广泛参与,从而提升存在感、获得感和成就感,更加珍惜劳动成果。探索推行了“巷长负责制”“义务投劳制”“划片包干制”和“志愿服务制”,命名“爱国巷”“文明巷”“和谐巷”“友善巷”等一批村庄巷道,形成巷长负责、农户自主保洁的长效管理机制;在“八园两厅一广场”重点区域,选定11名威望高、带头强、人信服的乡贤担任区域负责人,督促群众不定时进行清扫;并以志愿者服务屋、惠民利民“积分超市”为载体,倡导群众自愿捡拾垃圾,通过主动参与环境卫生评比、公益活动等方式获得积分,用积分兑换粮、油、米、面等实物奖励,以积分制助推村民自治、弘扬乡风文明。
【案例正文】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没有乡村的有效治理,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今年以来,三嘉乡积极在东庄村先行探索乡村治理模式,突出“产业富村、环境美村、文明建村、治理兴村”为这一目标,以强化党建为引领、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以多元共治为基础,利用党建“一根针”穿起乡村治理“千条线”,着力在基础打造和文明要素集成上下功夫,推进“德治、法治、自治”相结合,走出了三嘉乡乡村振兴推进乡村治理工作新路子。
一是着眼试点示范,因地制宜高位谋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须谋定而后动。年初,三嘉乡通过深入调研、科学论证、集体讨论,全面了解、认真分析三嘉乡7个行政村的地理位置、基础条件、产业发展、群众愿望、文化底蕴等比较优势,最终确定东庄村为乡村治理的试点村。在资金短缺、经验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对照乡村建设示范村创建标准,立足自身实际,按照“围着群众转、带着群众干、解决群众盼”的思路,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试点示范”的治理原则,提出“整齐、干净、舒适、文明”的治理目标,在不搞大拆大建、不降格以求的前提下,高标准谋划建设内容,一体推进乡村治理,下定决心、举全乡之力打造三嘉乡乃至全县乡村治理的“先行村”和“样板村”。
二、依托项目支撑,充分发挥资金效益。缺项目、缺资金历来是三嘉乡的突出短板和弱项。三嘉乡依托全乡今年唯一的一个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县列项目,坚持“好钢用在刀刃上”,以该项目支撑东庄村乡村建设,严把项目质量关口,稳步有序推进项目建设,规范高效使用项目资金,将项目可研、规划设计、监理等前期费用压减到了2万元,做到了所有前期费用不足项目总费用的3%。8月底已全面完成道路、篮球场、乡村舞台硬化2450平方米和新栽道沿石5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0盏、维修水毁塌方536立方米、新栽树木800棵、完成绿化1500平方米、建成凉亭廊架400平方米、安装树围座椅5处、建设木制围栏340米、硬化加宽道路1.2公里等项目建设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挥了85万元项目资金效益,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坚持把乡村建设实物量与乡村文化元素相结合,以传统文化为主线打造仁义礼智信宣传墙,以农耕文化为主题建成二十四节气宣传长廊,以民俗文化为载体建成忆乡园,以党史学习教育为题材建成明理园、崇德园和力行园,以孩提、志学、颐养为启迪打造赤园、冠园和寿园(赤园即赤子之园的简称。子生赤色,故言赤子;赤子身在域外,心系桑梓。建立此园,旨在期盼东庄村人丁兴旺、家运昌盛;期望东庄村在外经商、从政、务工、研学的知名人士修身立德,不忘根本。冠园即加冠之园的简称。古代汉族男子20岁行加冠礼,女子15岁行笄礼,表示成年,加冠以厉其心。建立此园,期盼东庄村青年志存高远,少而有为,勇毅笃行,心系家园。寿园即寿德之园的简称。年岁长久曰寿,遵行正道曰德;德寿双全,则其老者、有所颐养,则其寿者、敬爱有加。建立此园,祈福东庄村群众长命福康、遵德守礼。),精心举办新录取高中生大学生入学欢送仪式,开展“喜迎国庆·情暖重阳”关爱服务活动,组织群众广场舞、自乐班、农民运动会、“培树良好村风·建设美丽村庄”农民主题演讲赛、先进人物事迹布展等活动12次,既改善了村庄环境面貌,又提升了群众的精气神。
三、尊重群众意愿,动员群众广泛参与。东庄村乡村治理实践证明:群众自觉参与,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力量源泉。我们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将群众会议从办公室开到田间地头、开到群众房前屋后,通过面对面与群众商讨,悉心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汲取民智,群众对乡党委政府的意图了然于胸,干部群众共建共治美丽东庄“两厢情愿”,让群众从“站着旁观”到自觉捐资投劳,积极参与村级治理和建设;通过广泛征求乡贤能人和群众对村庄发展的意见建议,营造了乡贤能人带头示范、群众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和治理的浓厚氛围。东庄村乡村治理中,群众无偿捐资5650元、捐树76棵、捐废旧物品128件,义务投劳2124个工时,折算金额21万余元,极大地降低了村庄治理建设成本。群众的广泛参与、勤劳无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作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我们十分感动,也倍感群众主体力量的强大。
四、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强大工作合力。一个好支部,带动一村富。我们坚持以党建促振兴,注重发挥村级党组织引领作用和村里党员能人威望高、人信服的优势,建立东庄村人才信息库,及时纳入本村返乡务工创业人员、退伍军人、致富能人、高校毕业生,把群众认可的好人、能人、热心人、正派人、威望高的人选进村“两委”班子,有效激发了农村党员、五老(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老军人、老总管)人员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采取“支部+党员+乡贤+群众”方式,由村党支部把党员、乡贤、群众聚集起来,通过支部联党员、党员联乡贤、乡贤联群众,畅通参与村庄治理渠道,制作义务投劳公示牌,凝聚了党员与党员、乡贤与乡贤、群众与群众比干劲、比奉献的强大合力。坚持产业兴、群众富的理念,村党支部在肉牛、苹果产业扩量、提质、增效上做文章,截止目前,村上养牛群众享受“见犊补母”补贴10多万元,牧家园、嘉鑫乐2处肉牛养殖家庭农场牛只存栏突破100头,带动散户养牛26户,全村肉牛扩繁86头;通过举办苹果综合管理技术培训班,落实老旧果树“高接换优”新技术推广意向地块600亩,进一步提振群众发展肉牛、苹果产业的信心。坚持群众打底子、政府罩面子,着眼解决群众住房等方面实际问题,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完成灾后重建房屋42户、农户改厕140户,为群众帮办实事50多件。深入挖掘东庄村有重大成就的典型人物10名,公开评选好公婆、道德模范、致富能人等先进典型12名,制作典型事迹展牌分别在明理园、崇德园和力行园广泛宣传,通过示范引领,教育引导群众弘扬正能量,倡树文明新风,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
五、突出共建共享,巩固拓展治理成果。治理有效的乡村,不仅要建得好,更要管得好。我们坚持以群众为主体,避免大包大揽,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对群众能干的事情,坚持义务投劳、分包实施、群策群力,坚决交给群众来办,增强了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对群众不能干或者干起来有难度的事情,由村集体负责包办,落实以工代赈,优先吸纳本村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群体就地就近务工增收。特别是在村庄环境整治上,我们积极探索推行“巷长负责制”“义务投劳制”“划片包干制”和“志愿服务制”,命名“爱国巷”“文明巷”“和谐巷”“友善巷”等一批村庄巷道,形成了巷长负责、农户自主保洁的长效管理机制,将环境卫生保洁从乡村主路沿线延伸到了村内户内;在“八园两厅一广场”重点区域,就近将110户群众编入片区,选定11名威望高、带头强、人信服的乡贤担任公共区负责人,提醒督促群众不定时进行清扫。坚持每月第一个星期一下午组织群众义务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以志愿者服务屋、惠民利民“积分超市”为载体,倡导群众志愿捡拾各类垃圾,通过主动参与环境卫生评比、参加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等方式获得积分,用积分兑换粮、油、米、面等实实在在的奖励,以积分制助推村民自治、弘扬乡风文明。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s://www.jicengzhizhi.com/2022/1209/257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