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甘肃省市域社会治理百强案例案例展示平凉市 崆峒区“四联四化”夯实平安建设根基
崆峒区“四联四化”夯实平安建设根基
近年来,崆峒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决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先行先试,在全区范围内部署开展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全区公安机关作为平凉中心城区平安建设的主力军,积极参与并深度融入全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大局,通过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问题联治、平安建设联创,进一步夯实了平安建设根基。崆峒区命案发案由最高点2015年的12起,下降至2022年的2起、刑事案件发案数由最高点2016年的2988起,下降至2022年的898起、刑事案件破案数由最低点2015年的775起,上升至2021年的1631起,全区广大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一、起因和背景
近年来,崆峒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面临许多有利条件,总的形势是好的。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公民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人民内部矛盾高发多发,而且矛盾的关联性、聚合性、复杂性、敏感性和对抗性明显增强,处理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征地拆迁、医患纠纷、环境污染、“三农”问题等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升幅较大,聚众上访问题突出,参与群体性事件的各类人员进一步增多。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刑事犯罪高发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但基本处于可控状态。全区公安机关作为平凉中心城区平安建设的主力军,积极参与并深度融入全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大局,通过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问题联治、平安建设联创,进一步夯实了平安建设根基,全区广大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二、做法和经过
(一)坚持矛盾纠纷联调,推进调处化解多元化
深化社区警务工程,推进“枫桥式”派出所创建、“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与乡镇街道综治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社区治理工作新机制。聚焦中心城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征地拆迁、重点企业改制等引发的各类热点矛盾,采取多部门联调、警司联调、诉调对接以及重大突出矛盾上报区委政法委实施督办等形式开展源头化解、源头防控,最大限度防止了矛盾纠纷激化升级引发“民转刑”“刑转命”案件。今年以来,全区公安机关共排查掌握各类矛盾纠纷77起,通过落实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成功调处化解60起,引导进入诉讼渠道10起,实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工作目标。
(二)坚持社会治安联防,推进防控体系立体化
将巡逻防控工作作为提升社会治安动态管控的有力抓手,深入贯彻落实省厅“3432”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要求,努力构筑全时可控、全域可防的“天罗地网”“铜墙铁壁”。
1.建强专业巡防队“全域防”
分局特巡警联合驻平武警、市局特警科学编组,严格落实武装巡逻“四项机制”,围绕城区主干道路、重点要害部位开展巡逻;组织局机关、一线业务大队、各派出所民警联合基层治保员对治安复杂区域、背街小巷、小区院落进行错位巡防,实现了全域防控。
2.织密视频监控网“全时防”
把推进大数据智能体系建设作为“一号工程”,先后投资8500万元,建成110联合作战研判指挥中心,实施“雪亮工程”,建成高清视频监控4528路,接入二类视频资源联网4540路,建成21个派出所分控中心,建立分局、派出所两级视频巡查机制,推动视频巡查与街面巡逻错时互补,实现了全时防控。
3.强化街面屯警“定点防”
在新民路、南门十字、绿地广场、平凉剧院等重点部位和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屯警点6个,派驻警力定点驻守,实时维护周边治安秩序,现场接受群众报警求助,就近处置突发情况,真正落实了“1.3.5”分钟快速应急响应机制。通过开展多警多维治安巡防,“管事率”“见警率”显著提升,2021年街面故意伤害、抢劫、抢夺、盗窃等可防性案件与2020年同比下降30%以上;2022年上半年与2021年同期相比下降26%。
(三)坚持重点问题联治,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
随着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道路交通安全”“电信网络诈骗”“经济金融犯罪”已悄然成为平凉中心城区市域社会治理的三大难题
1.开展交通安全集中整治
建立政府分管领导周调度、区委分管领导旬调度、区政府主要领导月调度工作机制,严格实行“路警长制”,由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包路、限时上路,形成了公安牵头、区直各部门密切配合的交通秩序整治工作格局。2021年以来通过落实“管、建、治”举措,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33.4万起,督促130个小区、企事业单位公共停车场向社会开放,因地制宜增设机动车停车泊位1.2万个,联合整改企业和道路源头隐患204处,建成智能灯控路口86个,施划交通标线7.5万平方米,更换安装标识标牌1000余套,集中整治“马路市场”和交通乱点19处,有力改善了通行条件,提升了道路通行能力和城市文明形象。针对中心城区亡人交通事故,组织开展了事故深度调查,共追责问责直接和相关责任人25人、单位企业15家,下发交通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4份,停业整顿相关企业1家,切实起到了举一反三、警示震慑作用。截至2022年6月底,全区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财损等“四项指数”分别同比下降48.4%、43.5%、56%、55.1%,初步实现了“减量”“控大”总目标。
2.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打破警种壁垒限制,组建新型网络犯罪侦查大队,结合“云剑”“陇风”“春雷”“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等专项行动,组织多警种搭建综合研判平台,对各类电诈案件线索进行串并研判,实施全链条生态打击。2021年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1046起,同比上升了71.5%,2022年上半年共破案399起,同比上升324.5%。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纳入平安崆峒建设考评范畴,深入推动两卡治理,跨部门组建专班对全区银行网点、科技、网络、电信营业厅、酒店、旅馆等行业场所进行了全面排查整治,累计排查写字楼7栋、出租房屋2700户、酒店旅馆168家、网络公司66家,从源头上切断电信网络犯罪供给。加强反制手段建设,及时拦截电话、短信、虚假APP等信息5600条,劝阻受害人4000人次,紧急止付冻结涉案资金400万元。在全区组织开展了全民反诈战役及反诈宣传“六进”活动,集中设置流动宣传阵地1000个,向广大群众集中普及、发放宣传资料15万份,利用社会媒介投放防诈视频和标语4万余条,动员注册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51489人次,初步构建了“全域反诈”工作格局。
3.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
成立打击经济犯罪联席会议领导小组,组织经侦大队会同区金融办、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深入开展打击整治金融领域风险攻坚战,对全区注册登记的20家小额贷款公司,6家担保公司、13家典当行和各类投资类公司进行排查,清退1家小额贷款公司、10家担保公司、2家典当行。今年以来积极为经侦部门“瘦身”,着力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推动公安部“云端2022”行动与“陇剑1、2、3号”行动双向融合,全局共破获经济犯罪案件41起,同比上升95%,挽回经济损失365.8万元;破获金融犯罪案件19起,挽回经济损失112万元,协助清收10200万元;破获涉税犯罪案件2起,追缴税款55.03万元;破获涉企犯罪案件11起,挽损1650万元,有效防止了经济金融领域风险向政治领域传导。
(四)坚持平安建设联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扎实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集中整改各类校园安全隐患36处,主动对接市区教育、住建、工信等相关部门,按期完成了全区407所学校和教学点“四个100%”安防建设任务。积极推进“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先期在具备改造条件、住户集中的居民小区建成智慧安防小区22个。按照“两个40%”底线和“一区一警”要求,大力推动警力下沉和社区民警专职化,共划分警务区128个,建成社区警务室74个,在城区和乡镇共配备社区民警128名、社区辅警114名,动态采集维护基础信息110余万条(其中,今年上半年新增基础信息3788条),做到了全采集、全录入、全共享。加快推进刑事科学技术建设,夯实刑侦基础工作,三年来通过落实“一长四必”现场勘查工作机制,勘查现场3332案,采集指纹、DNA、虹膜、声纹信息9759条,利用四项技术比破案件24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53人。
三、成效和反响
通过打造“实战指挥”引擎、筑牢“治安防控”防线、化解热点“矛盾纠纷”、提升“防范风险”能力,有力夯实了“市域治理”根基,崆峒区命案发案由最高点2015年的12起,下降至2022年的2起、刑事案件发案数由最高点2016年的2988起,下降至2022年的898起、刑事案件破案数由最低点2015年的775起,上升至2021年的1631起,截至2022年6月底,全区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财损等“四项指数”分别同比下降48.4%、43.5%、56%、55.1%,初步实现了“减量”“控大”总目标。推动公安部“云端2022”行动与“陇剑1、2、3号”行动双向融合,全局共破获经济犯罪案件41起,同比上升95%,挽回经济损失365.8万元;破获金融犯罪案件19起,挽回经济损失112万元,协助清收10200万元全区广大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四、探讨与评论
(一)加强组织领导是关键
建立重点工作政府分管领导周调度、区委分管领导旬调度、区政府主要领导月调度工作机制,严格实行领导班子成员包抓、业务部门负责,形成了公安牵头、区直各部门密切配合的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问题联治、平安建设联创工作格局。
(二)部门配合保障是关键
区级各职能部门要站在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全局高度,全力保障支持平安建设工作,分行业、分领域、分系统抓好各自工作,确保“四联四化”社会治理工作模式落地落实。
(三)信息网络支撑是关键
要深度运用平安甘肃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拓展延伸“雪亮工程”应用渠道,提高信息收集、研判、运用水平,推动综治平台、智慧城市、数字政府等系统数据对接起来,以智能信息手段赋能助力平安建设。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s://www.jicengzhizhi.com/2022/1208/241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