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甘肃省市域社会治理百强案例案例展示天水市 铁肩担道义 青春植沃土
铁肩担道义 青春植沃土
【内容摘要】
2022年4月,秦州区人民法院小天水法庭受理了一起法定继承纠纷案件。办案法官在阅卷时发现案件当事人之一的张某已七十多岁,且行动不便,考虑到这一情况后,办案法官遂决定对该案进行上门服务,巡回开庭审判。5月4日,正值“五四青年节”,小天水法庭的青年干警们一行驱车两个多小时赶到当事人张某家中。在紧锣密鼓地布置好巡回开庭场所后,一场不在审判庭的庭审就这样开始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庭审和调解,终于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张某握住法官的手连声表示感谢,称赞小天水法庭为“移动的法庭,行走的正义”。
一、 背景和起因
国产电影“马背上的法庭”源自于我国西南边陲的真人实例。影片中展示的几名法官为了解决边远地区老百姓的各种纠纷,游走于各个乡村,开庭审判案件,一方面方便了身居偏僻大山里的群众进行诉讼,另一方面又通过合法和合情理的判决对群众进行法治宣传,让他们体会到司法的公正。“马背上的法庭”可以说是我国早期的巡回审判,对巡回审判的现实功能、制度意义及发展趋势作一分析、介绍,对完善该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提到巡回审判,恐怕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马背上的法庭”。同名的电影作品深入地刻画了基层审判人员用马匹背负着国徽,深入牧区为人民送去司法服务的故事,情绪厚重、情节感人、影响深远,为大众所熟知。事实上,除了马背法庭,实践中还有很多想象不到的法庭开庭地点,从大山深处到偏远海岛,从茫茫戈壁到边防哨所,只有你想不到的地区,没有人民法院不敢涉足之地。可谓率土之滨,都可以是巡回法庭的舞台。
当下人们的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经济交往空间的扩展也使人们在争取利益的过程中增大了摩擦的概率,传统的“和为贵”化解矛盾的主导思想,如今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巨大的经济利益刺激着人们在人情和经济利益间作出选择,人们越来越难以达成和解的共识。更确切地说,多元化价值观的确立和新型纠纷的不断涌现,使诉讼解决纠纷机制面临困境且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导致“无讼”的净土已“黄鹤一去不复返”了。而随着其他乡土社会解决纠纷方式的逐渐没落和式微,巡回审判制度脱颖而出,成为当下司法体制对于“乡土社会”的司法需求能够提供的唯一制度出路。
二、做法与成效
天水市秦州区人民法院小天水人民法庭位于天水市秦州区天水镇天水村,管辖天水镇、汪川镇、大门镇、华岐镇的各类民商事案件,辖区面积466平方公里,辖区人口约12万。2017年以来,小天水人民法庭共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2558件,审结2517件,结案率达到98.4%。在已审结案件中,调撤率达到88.5%,一审服判息诉率达到97.3%,且无一缠诉上访案件。近年来,小天水人民法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枫桥经验+”基层社会治理试点工作部署要求,建立多元化纠纷联调联动机制,广泛应用“马锡五审判方式”,大力传承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能作用,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平安需求,切实承担起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司法职责,为“平安秦州”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高度重视家事纠纷案件,积极探索家事审判机制。
小天水人民法庭在审判工作中格外重视对家事案件的处理,积极探索家事审判工作机制。首先,设立专业化家事审判合议庭,由在农村法庭工作多年,熟悉当地农村风俗习惯的审判员和具有基层调解经验的人民陪审员组成家事审判合议庭,确保家事审判团队的适岗性,不断强化家事案件审判的专业化水平。其次,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努力构建三级纠纷化解平台。既坚持“引进来”,落实人民调解员制度;又主动“走出去”,与镇政府、村委会、司法所等单位及部门协调配合,建立家事纠纷联调联动机制,家事纠纷案件先由相关组织及调解员先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再及时开庭审理,争取把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诉前。最后,严格落实家事审判新制度、新规定。宣传人身保护令、推行婚姻冷静期,实行离婚案件财产申报制度等,切实保障家事审判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上述有效措施,小天水法庭2019年至2022年8月份共办结家事纠纷案件617件,调解399件,撤诉98件,调撤率达到80.55%。
(二)严格落实案件繁简分流,积极推行纠纷速裁机制。
小天水人民法庭与全国许多基层法庭一样,面临“案多人少”的根本性难题。面对这一问题,充分考虑到农村法庭的地域特点和实际情况,法庭严格落实案件繁简分流,积极推行纠纷速裁机制。极大减轻了工作负担,有效缓解了工作压力,切实提高了办案效率。2019年、2020年、2021年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平均办案天数分别缩短至18.2天、16.9天和15.6天,2022年1-8月该项指标更是缩短至12.8天。
(三)大力推动智慧法庭建设,多措并举方便群众诉讼。
小天水人民法庭在办案及工作中大力广泛应用新科技、多媒体等手段。首先,严格落实庭审直播制度,将庭审公开化、透明化、阳光化;其次,给辖区群众大力宣传“移动微法院”网上立案流程,鼓励当事人网上立案,积极推进跨域立案;法庭设立POS机,当事人可以通过刷卡、微信、支付宝等多种形式缴纳诉讼费;另外,法庭对于“送达难”的问题,积极采取微信送达、电子邮件送达等新兴网络电子送达方式,有效解决了“送达难”问题。法庭还尝试对当事人在外地无法到庭参加诉讼的案件采取微信调解,“云上法庭”视频开庭等电子网络审判方式,收效较好。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小天水法庭共通过互联网庭审系统“云上法庭”审理案件59件,通过建立微信群调解案件41件。通过上述科技手段,切实践行了以“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的司法便民措施,为人民群众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
(四)坚持立足乡镇农村实际,司法为民服务乡村振兴。
小天水人民法庭针对其地处农村的实际,在工作中始终做到“三贴近”,做好“三大员”。即:贴近农业、贴近农村、贴近农民;做维护农村稳定的“消防员”、服务三农的“服务员”、普法工作的“宣传员”,为辖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法律服务。法庭近三年来,分别在辖区进行普法宣传11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为辖区学校宣讲普法课5次,为辖区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进行法制讲座3次,为辖区政府单位提供法律咨询20余次,并在辖区内巡回开庭16次。
三、典型意义
巡回法庭直面基层的司法需求,带着国徽走进校园、厂矿、社区开展巡回审判,向群众展示严明的法庭纪律、规范的庭审流程、通俗的辨法析理,用最直观的方式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巡回审判提倡简化程序,不拘一格。法官脱下法袍,下到田间、地头、炕头开庭审案,多种多样的审判形式纷纷出现在巡回审理的过程中,马背法庭、草原法庭、炕头法庭、田间法庭、海上法庭等审判形式被作为典型宣传总结出来进行推广。除了审判地点可不受约束以外,审判的时间、旁听人员等都可以灵活处理。另外,巡回审判制度主要适用于广大的农村及偏远山区,这些地方交通不便,公民法律意识淡薄,需要法官对诉讼当事人进行必要的引导才能正常诉讼。在有些情况下,法官在审理案件时要主动调查了解案件的具体事实,在调查过程中特别注重吸引群众参与,听取群众意见,帮助法官更全面地了解案情,从而实现“案结事了”,助力于修复被诉讼破坏的社会关系。
巡回审判制度合理地照顾了偏远地区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是人民法院方便群众诉讼的一种审判方式,也是人民法院打通司法正义“最后一公里”的有效举措。近年来,秦州区人民法院高度重视巡回审判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记人民至上,始终把人民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以实际行动服务辖区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少跑路,使司法服务更便民,及时高效便捷化解矛盾纠纷,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s://www.jicengzhizhi.com/2022/1208/236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