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践经验 “平安”是他们的劳动勋章
“平安”是他们的劳动勋章
“平安”是他们的劳动勋章
——走近广西政法战线五位全国先进工作者
编者按
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1670人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756人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其中,广西政法系统有5名个人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我们怀着崇高的敬意聚焦八桂政法战线上的时代先锋。赵必锋、吴润豪、韦永辉、刘军辉、辛欢等5位政法干警,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政法队伍的铁血忠诚与使命担当——他们是手持解剖刀揭开罪恶真相的“白袍侦探”,是戍守边疆护佑万家灯火的“国门卫士”,是扎根基层诠释为民初心的“正义天平”,是守望公平正义的“检察先锋”,更是用大爱唤醒迷途灵魂的“生命摆渡人”。
这些全国先进工作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劳动最光荣、奋斗最幸福”的时代内涵。本报今日推出专题报道,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弘扬“实干兴桂、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感受政法队伍捍卫公平正义、守护壮乡安宁的磅礴力量。
刚柔并济用专业与情怀诠释责任
从检23年,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室主任刘军辉始终秉持着求极致的态度办好每一个案件,用专业与情怀诠释新时代检察官的责任与担当。
2019年,年仅20岁的徐某深受白癜风困扰,辗转奔波于多家医院治疗无果后,找到了宣称医学世家、拥有各种能够治疗疑难杂症祖传秘方的江湖游医蒙某。
徐某听信了蒙某“包治百病”的承诺,服用蒙某开具的含有肝毒性成分的粉剂,最终经抢救无效死亡,生命定格在20岁。一审孟某因非法行医罪被判有期徒刑2年。
“非法行医罪致人死亡应该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刘军辉和同事决定提出抗诉。为把案件办得更加扎实,刘军辉和同事重新审查卷宗材料,复核相关证据,查阅大量医学专业文献,同时走访咨询医学专家,通过在蒙某开具的粉剂中检测出远超国家使用标准的有毒有害成分,成功构建案件因果链条。刘军辉和同事依法通过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法院最终改判蒙某有期徒刑10年6个月。
一个忙碌的下午,七旬老人来到刘军辉的办公室,声音颤抖道:“我儿子被害,现在要给犯罪分子减刑,我绝对不同意!”
加害人与被害人是大学同班同学,因酒后失言发生冲突,加害人持电动自行车锁击打被害人头部致被害人死亡,一审判加害人15年有期徒刑,因上诉后发回重审,改判死刑缓期2年执行。10年后又因“上诉不加刑”原则启动再审程序。
刘军辉为此陷入了沉思:过于固化的法律程序往往难以兼容个案中的人文关怀。个案中当事人的特殊境遇、情感诉求等难以被冰冷的程序接纳,常常陷入两者难以兼顾的困境。刘军辉和同事决定调查核实后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
刘军辉搀扶着被害人父亲前往加害人母亲的租住处,加害人母亲跪地痛哭道歉。在刘军辉和同事的耐心协调下,两位老人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加害人母亲凑了20多万元赔偿金交给被害人父亲,这笔钱既是加害人和母亲内心的救赎,也承载着司法在法理人情间的艰难平衡。
入职20多年来,刘军辉和同事们依法监督纠正侦查机关有案不立、违法乱立、侦查违法及判决不公等案件50余件,有力维护司法公正;清理检察环节“挂案”1400余件,共同推动全区检察机关侦查监督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明察秋毫让无声证物“开口说话”
“任何时候,都不能被表象所迷惑,要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去发现真相,查明真相,让无声证物‘开口说话’,还社会安宁。”这是防城港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刑事技术大队大队长、副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法医赵必锋的工作信条。在“T01”专案中,他带队进入充斥沼气的市政下水道摸排近2公里,最终确定了犯罪嫌疑人打造的“地下运输走廊”,为案件的侦破和顺利移诉补全了重要证据。在侦办“2019·9·30”“2024·8·31”命案陷入僵局时,他运用犯罪心理学“归巢效应”,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逆向推演,成功预判嫌疑人逃窜方向,为侦查人员侦破案件提供了帮助。
细微之处显担当,点滴之中见初心,赵必锋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为死者言,捍生者权”的使命。
“周围最近的邻居距离现场不足20米,为何听不到呼救声?”“明明旁边就有利器可以使用,为何要如此费力地撞向马路牙子?”2020年2月8日,发生在幸福家园的一起非正常死亡案中,面对“他杀”的惯性论断,带着一个又一个问号,赵必锋7次返回现场取证。最终,赵必锋通过当事人头部撞击位置、身体上的流柱状血迹以及脚底板嵌入的水泥块等关键证据证实了死者自杀的真相。
2021年7月2日,上思县发生一起杀人案,嫌疑人被当场抓获。由于该案无法使用DNA、指纹等证据认定,加之嫌疑人供述与证人陈述严重不符,案件的侦破工作一度陷入僵局。难题给到赵必锋后,他带领团队连续工作72小时,提取百余份现场物证,反复翻阅百余页讯问、询问笔录相互印证,最终制作出长达123页的分析报告,还原了作案现场,为突破“零口供”困局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谈起从警的历程,他满是自豪。2007年从桂林医学院毕业后,赵必锋成为防城港市人民医院的一名骨外科医生。2009年,赵必锋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考法医,没想到考上了。这意外的选择,让警队里多了一名求真务实、担当尽责的先锋法医。
截至目前,他参与全市重特大案件现场勘查180余起,出具各类案(事)件鉴定书3000余份,通过刑事技术手段认定犯罪嫌疑人600余人。
赵必锋的成长轨迹刻满执着印记。笔记本里泛黄的尸检照片,实验室中7次制作更新DNA鉴定书模板,见证着他将心理障碍转化为专业动能的非凡历程。主导完成的陈年尸骨DNA提取技术突破,使微量物证检出率提升20%。
守边有我将忠诚镌刻在边境线上
5月1日,刚回到工作岗位,百色边境管理支队岳圩边境派出所所长吴润豪又踏上了巡边之路。边陲小镇岳圩只有25.6公里边境线,但对他来说,却已走过上千公里。
2014年大学毕业后,吴润豪成为一名边防军人,从此奋战在打击边境违法犯罪、守护和谐安宁的最前沿。从战斗员到指挥员,从橄榄绿到公安蓝,他用坚守和奉献书写无悔担当。
2021年,国家移民管理局将某犯罪团伙组织偷渡入境务工特大案件列为督办案件。吴润豪主动承担侦办任务,开启长达数月的破案攻坚行动。他和战友们乔装打扮、风餐露宿,多次赶赴外省,找到非法用工小工厂,一“蹲”就是几天几夜。
10多天后,当“蛇头”李某出现在视野中,吴润豪果断下令将其控制,连夜进行突击审讯。随后,吴润豪和队友乘胜追击,兵分多路对非法用工企业清查收网,查获非法入境外籍人员226人,抓捕“蛇头”19人,斩断了一条从边境前往粤、闽等地的非法入境务工通道。
2020年以来,吴润豪共参与破获妨害国(边)境管理刑事案件150余起,其中20人以上特大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境案10余起,参与侦破公安部、国家移民管理局督办案件8起,抓获“蛇头”250余人和涉边违法犯罪嫌疑人1300余人。
“在边境抓毒,最可怕的不是手持凶器的毒贩,而是潜藏在暗处的危险。”吴润豪表示,在南疆戍边11年,他先后侦办毒品案件30余起,多次直面穷凶极恶的歹徒。
一个更凶险的场景发生在2021年:毒贩阿福与同伙藏在出租屋,眼见抓捕时机成熟,民警果断出击,迅速制服屋内所有人。可就在大家以为安全时,一名嫌犯突然向里屋冲去,险象顿生。吴润豪没有犹豫,持枪冲进里屋,将其牢牢控制住。随后,民警在里屋床底发现一支小口径步枪,子弹已经上膛。
这次行动缴获毒品2公斤、涉案资金30余万元,成功阻断了毒害的内渗蔓延。
生死之间,初心不改。从警以来,他个人查获各类毒品累计8.96公斤,抓获犯罪嫌疑人39名。
男儿立志守边关,七尺身躯作屏障。在吴润豪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青年戍边人的抉择和奋斗,更看到了新时代移民管理警察的责任与担当。
“匠心”为民独创“五心八法”解纠纷
在忻城县这片壮族人口占九成的土地上,一位法官用乡音搭建起司法为民的桥梁。30年间,他以独创的“五心八法”调解法化解千余起纠纷。他就是土生土长的壮族法官韦永辉,现任忻城县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审判委员。
“化解矛盾要讲群众听得懂的法理。”韦永辉深谙语言是打开当事人心门的钥匙。他凭借熟悉壮汉双语的优势,巧用壮语和民间俗语和当事人沟通,既把道理讲明白,又拉近了法官与群众的距离,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在审理一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时,面对仅懂壮语的被告,韦永辉当庭进行双语翻译,最终促成双方和解。该案的壮汉双语庭审,2022年入选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百优庭审”。
在长期的民事调解工作中,韦永辉用心总结出一套“真心、耐心、匠心、诚心、公心”和“抢抓关键法、利益平衡法、辩法析理法、案例诱导法、借力使力法、组织助力法、冷却处理法、温情感化法”的“五心八法”调解法,形成独具民族特色的解纷体系。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其承办的民商事案件调解撤诉率达70%。
一起标的约为4.4亿元的某公司破产重整案,案情复杂,社会关注度高,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韦永辉主动构建“府院联动”机制,找准破产案件的“堵点”“痛点”,尽最大能力实现当事人合法利益最大化,使得破产审判工作有序平稳地推进,顺利审结。
2020年5月,“永辉调解法工作室”挂牌成立,将个人经验升华为制度化实践。工作室巧妙运用“五心八法”调解法加强调解工作,共受理民事案件7480件,审结7326件,调解撤诉率达58.6%。2025年1月,“永辉调解法工作室”被自治区总工会评为“自治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30年间,韦永辉的足迹遍布辖区各个村屯,以“匠心”守护司法公正。
一盏明灯照亮戒毒人员康复回归路
怀揣着对警察事业的憧憬和向往,1996年,辛欢毅然投身司法行政戒毒事业,成为一名戒毒人民警察。
“今天的康复训练感觉如何?”每天的晨曦中,广西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医院教导员辛欢温煦的询问准时响起。当发现戒毒人员阿玉持续不明疼痛却查无病灶时,辛欢翻遍病历档案后发现,阿玉因吸食毒品被强制隔离戒毒,却始终挂念着所外的女儿小婷。辛欢走访得知,小婷因被人“贴”上“吸毒者女儿”的污名化标签而产生严重心理创伤,对母亲充满憎恨,不愿意见面。
为了让阿玉安心戒毒,辛欢与同事数次登门,将阿玉在戒毒所内的视频、戒毒日记给小婷看,并对她开展心理疏导。当小婷透过镜头感受到母亲真诚悔过、积极戒毒的决心时,心里的冰封开始消融,与母亲进行了亲情通话。
在同事们眼中,辛欢就像一个永不停歇的陀螺,是团队的核心力量。每当同事遇到难题,她总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面对棘手繁琐的任务,她从不推诿,而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并将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团队。
2024年3月,突如其来的紧急情况打乱了戒毒所医院的平静。一名艾滋病戒毒人员因痔疮脱垂合并出血,处理难度非常大。辛欢作为业务尖兵,立即挺身而出。她冒着职业暴露的风险,沉着冷静地为其进行痔疮还纳、止血包扎、头皮静脉穿刺、敷料更换等一系列护理操作,在场的医护人员屏住呼吸,都为她捏了一把汗,寂静的处理室里仿佛只听得到辛欢均匀的呼吸声和铿锵沉着的心跳声。辛欢说:“当时也没考虑那么多,为了尽快救治她,就冲上去了。事后想想,也是心有余悸。”
二十九度春秋流转,辛欢把自己最好的青春奉献给了司法行政戒毒事业。她用“专业、责任、坚守”的职业信条,在特殊战场上书写着化冰为春的动人篇章。
(广西法治日报)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s://www.jicengzhizhi.com/2025/0508/2201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