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治理要闻 这个基层社区,四季都能闻到“法治花香”!
这个基层社区,四季都能闻到“法治花香”!
“社区居民办事更方便了。”“社区变得安静和谐了。”“群众能第一时间找到矛盾纠纷调解员和法律明白人。”“如今找律师咨询法律问题方便极了。”“这个基层社区四季都能闻到‘法治花香’。”当地社区居民对景洪市司法局允景洪司法所与允景洪街道花卉园社区联合推出的“法治+”社区治理模式称赞道。
日前,记者跟随云南省司法厅组织开展的“抓落实勇担当奋力谱写司法行政新篇章”全媒体采访团,前往景洪市花卉园社区开展采访活动。刚到社区,记者便被社区里的果香与花香吸引,深入走访时,又被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人员的事迹所感动,细细品味时,深感“八五”普法工作的艰辛与成效的显著……
“法治+”让社区由闹变静
刚步入花卉园社区,全媒体采访团便被社区便民服务站对面的“小集市”传出的阵阵浓郁果香所吸引,走进集市,各色南亚东南亚热带水果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可以说,社区居民法律意识的提升,便从这里开始。”该社区党总支书记、社区调解委员会主任、法律明白人龙玉兰朗声说道。
以前的花卉园社区,道路两旁小商贩随意摆摊,不仅影响市容市貌,摆卖的商品品质也没有保障。为此,龙玉兰带领班子成员入户走访群众,认真听取群众的需求和意见,及时召开社区共建理事会协商议事会议,找准破题点。
于是,筹建便民小集市工作被提上日程。龙玉兰找到市场监督管理局和辖区单位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召开协商议事会,大家一致决定:将释法说理与集市改造工作同步进行。当法律服务在基层社区有效延伸,社区居民与辖区商贩“明了法”“懂了理”“顺了气”后,小集市顺利落地。
在小集市建立之后的经验总结会上,花卉园社区同社区居民代表商议后决定,在该社区建立“法治+”社区治理模式,在常态化普法工作中,充分尊重群众意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召集党员干部、楼栋长及志愿者集中学法,在社区广撒“法治种子”。
“法治+”让社区由旧变新
当“法治种子”撒进社区责任田,会开出什么样的花朵?集市里菜品水果质量变好了,社区的卫生环境变好了,网格责任单位权责更明晰,群众法治理念不断提升,生活过得一天比一天“新”。
据介绍,花卉园社区与AAAA级旅游景点是“邻居”,是游客的集散地,亦是高关注区,仅有5.2平方公里的社区内,驻有行政、企事业单位47家,商业网点568家,容纳了4332户13340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集中地、人口密集型社区,治理难度可想而知。
“得依托法治的广度,提升法治的精度。”景洪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刀钰玲一语中的。记者了解到,早在“七五”普法期间,西双版纳州司法局、景洪市司法局便与花卉园社区一起开展了“法治+机制”工作的探索。
春意盎然的街道旁,一份设计精巧的社区居民公约非常显目,该公约于2020年3月6日修订完成并正式施行,旨在通过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促进社区管理法治化、规范化、常态化,进一步夯实民主基础。
允景洪司法所所长、人民调解员廖勤华解释,以前,双方发生矛盾后,当事人多靠“吵”解决,当社区党员干部、楼栋长及志愿者加入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后,这一现象有所改观;有了《花卉园社区居民自治章程》和《花卉园社区居民公约》后,遇到相关矛盾纠纷,当事人在“搬”出《章程》与《公约》说理的同时,第一时间联系网格员及矛盾纠纷调解员,避免矛盾纠纷进一步激化。
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花卉园社区居民的文明程度得到巨大提升:大家不吵了,都说吵架不文明,遇事找法才文明。
当“法治+”治理模式作为一种新理念飞进寻常百姓家,社区基层治理根基变得越来越牢固。
“法治+”让队伍由广变精
如何拓宽法治的“广度”,提升法治的“精度”?刀钰玲表示,一方面得靠人,另一方面得“集智”——允景洪司法所与花卉园社区又开始了“法治+队伍”的探索。
当党员干部、楼栋长及志愿者这一批“法治种子”撒进社区责任田,法治的触角有了,却不够专业,那便开展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培育工程,打造一批群众信得过、法律素养高、工作能力强的“明星”级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
龙玉兰、刀钰玲和荣获“云南百佳法律明白人”称号的景洪市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肖玲都在这支“明星”级队伍中。
做“明星”级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并不容易,需要打破旧有的普法工作思路,需要有实打实的调解真功夫。在“八五”普法期间,云南司法行政系统开展了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司法局整合优势资源,亮出本土普法“新名片”——“哨傣”所长普法宣传队(“哨傣”在傣语中指的是“傣族姑娘”),她们懂政策、知法律,通傣语、擅宣讲,成为西双版纳州司法行政系统“八五”普法工作中的独特风景。
除双语歌舞普法外,“哨傣”所长普法宣传队还在法治文创集市赶摆场上“出摊营业”,打造可互动、可体验的法律咨询服务,精心准备的写有“普法关键词”的书法团扇、簸箕、傣陶、手鼓、油纸伞等文创产品,在一次次趣味横生的普法问答活动中被群众“带走”。
允景洪司法所与花卉园社区共培养法律明白人6名、人民调解员3名,组建人民调解委员会1个,他们通过优质法律服务在社区群众家门口画下“同心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随着社区公民法治素养与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花卉园社区在不到3年时间内就“爆发式”增加了14支社区志愿者服务工作队——萤火虫志愿服务队、刘奶奶环保卫士志愿者服务队、小火炬志愿服务队、法治阳光志愿服务队……花卉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门口的小黑板上排列着各志愿者服务队的“工作档期”。
数据显示,“八五”普法期间,花卉园社区人民调解员参与调解矛盾纠纷2000余件,涉及当事人3000余人,涉及金额1.5亿余元;开展入户走访宣讲130余次,集中普法宣传28次,代写法律文书4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100余人次。
2022年12月,花卉园社区被司法部、民政部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
责任编辑:CmsTop
文章来源:https://www.jicengzhizhi.com/2025/0429/2196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