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治理要闻 韧性社会:城市风险的自适应控制

韧性社会:城市风险的自适应控制

韧性社会是指在高度不确定性的环境中,能够对外部风险带来的冲击进行自适应调整,形成负反馈循环机制持续弱化冲击,并按照既定目标继续发展前进的社会。

我们已经置身于一个风险社会,进入了一个各种类型风险高发时期,各种灰犀牛事件、黑天鹅事件爆发的概率上升。首先,公共卫生危机、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各种危机进入高发阶段。其次,旧的国际结构正在变动,新的国际平衡尚未达成,国际环境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再次,第四次产业革命带来“非线性变化”,大规模就业替代、生命形态改变、生命伦理改写、社会组织形态重构等,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巨大风险。最后,现代社会的脆弱性,风险能够迅速扩散,并可能演变为巨大的系统性风险。现代性带来的脆弱性在超大城市体现得更为明显。

我们要注重对风险的治理。要把“安全”提高到跟“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这要求我们的管理思维要克服人类的主观偏向。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其生命周期,人类的思维方式很容易倾向于只问结果,不察原因;只重显态,不重隐态;只见一截,不见全龙;只保当下,不顾将来。同时,人类的思维模式,容易执着于当下,很难做到根据情势变化而灵活调整。我们的管理,需要顺应客观规律,做到与事物的变化周期相一致,实现全周期的动态管理、闭环管理。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周期管理相当重要。

全周期管理思想可以在城乡治理的不同侧面得到应用,超大城市的风险管理要做到前期防范、早期遏制、中期控制、后期反思的全周期闭环管理。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全周期风险治理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事前防范。事前防范是指进行源头治理、潜藏态治理,这不但考验治理能力,更考验治理智慧。超大城市治理更要关注那些看不见的工作,定期对城市整体与各运行子系统进行“健康诊断”,识别治理隐患,主动疏导治理痛点,治理城市病,提升城市的健康水平,让超大城市有机体的每个系统处于健康的运行状态;对外部可能发生的各种类型的“战争”与灾害冲击进行压力测试;设立储备性课题,组织智库对于各个领域可能发生的“战争”与灾害冲击进行模拟推演,形成应对预案;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建设,加强平战转换演练,提高平战转换能力;加强国民的国防教育、总体安全教育、防灾减灾教育。

早期遏制是指能够做到早期响应,能够抓早抓小,将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此次全球性疫情,抗疫成绩比较好的国家和地区,都能做到早期响应。早期有效响应能最大限度阻断风险扩散的链条,把风险遏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

中期控制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后,能够动员组织足够的力量,实现有效控制。中国能够有效控制住疫情,根本上是依靠动员整个国家和全社会力量,对前所未有的新冠病毒发起总体战与阻击战。美国等抗疫失败的国家,既未能做到早期有效响应,同时也未能做到中期有效控制。

全周期的风险治理要做到后期反思,每次出现问题都是发展与治理弊端的一次大暴露,是对于我们治理体系的一次大考与全方位诊断,每一次危机,我们都不能浪费,要推动全社会的反思,让那些打不垮我们的困难,成为我们进步的阶梯。

可以说,任何城市都无法规避风险,但我们必须有一种对于风险的适应机制,从控制论角度看,所谓的“韧性社会”是一种鲁棒自适应控制(Robust Adaptive Control,是指对那些存在不确定性的系统进行控制。鲁棒是Robust的音译。自适应控制和鲁棒控制同是处理存在于系统的不确定性现象,因此把它们结合起来,取长补短。这是鲁棒自适应控制的基本特点)。它是控制论应对不确定性两种途径的结合:第一是自适应性,能够根据外部扰动做出相应的调整,第二是鲁棒性(即robustness,就是系统的健壮性。它是在异常和危险情况下系统生存的关键),就是变中有不变,万变不离其宗。一个例子就是故宫等传统建筑,不是一个刚性结构,而是一个韧性结构。在地震波冲击下建筑会自适应摆动,它的基础、榫卯、斗拱等结构能够耗散、吸收、减弱地震能量,在强震中,能够做到“墙倒屋不塌”,整个建筑体系不会崩溃。

从控制论的角度,韧性社会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能够有效识别偏差与风险。现代社会虽然是一个信息社会,但是对于风险做出准确判断却是很困难的。第二,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整个社会从政府、企业到个人都能够未雨绸缪,“天黑有灯,下雨有伞”。第三,风险消弭机制。韧性社会需要有各种外部冲击的缓冲机制、衰减机制、“隔震机制”,将风险冲击消弭于无形。第四,风险控制机制。社会的控制系统要足够强大,能够抵消外部冲击带来的扰动,使得社会回到正轨。第五,最重要的是全社会能形成应对风险和危机的“负反馈循环”。风险形成后,能够通过“负反馈循环”而不断减弱,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整个社会在风险冲击下仍能保持其鲁棒性,继续沿着既定的方向前进。

(作者为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院长)

文章来源:https://www.jicengzhizhi.com/2022/1205/215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