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践经验 国际生态经济协会:垃圾分类执行中需要精准施策
国际生态经济协会:垃圾分类执行中需要精准施策
垃圾分类于5月1日已在北京市全面推开。近日,致力于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的专业组织―国际生态经济协会(IEEPA),就北京市相关社区垃圾分类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还有不少现实难题需要进一步精准施策。虽然《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指明了责任的划分方向,但是各个环节各个流程中的相关单位问责制度仍需要明细化,在现实中的执行措施,还需要因地制宜,分门别类的精细化制订各社区的执行细则,分级分项施策,提升垃圾分类在执行中的精细化精准化的管理水平。同时,还需要积极发挥专业性社会组织作用,调动社会力量,采取市场机制共同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共建生态文明城市。
垃圾分类存在监督盲区
在实行初期,垃圾分类不能全靠居民的自觉,还需要有一定的强制性,所以,对垃圾的投放进行监督,成为必须。
在不少社区,都限定了垃圾投放时间,一般都在早上和傍晚设置时间段,每个时间段两三个小时。在这段时间,有“垃圾分类引导员”在旁边监督,遇到不正确的投放,予以纠正。
在东城区大羊毛胡同的一个垃圾分类投放点,引导人员介绍,监督有不错的效果,大多居民在遇到引导人员的制止和纠正,都会积极地配合。“一般来说,年轻人对垃圾分类更能理解和支持,倒是个别年长的人,可能是由于生活习惯的原因,表现出一些情绪。但在我们的指导下,最终也能做到正确投放。”引导人员介绍说。
但是,对在非规定时间投放垃圾如何进行监督?延长现场监督时间存在很大困难。如果把监督时间扩大到全天,人力要增加三至四倍。引导人员介绍说:“我们所在的街道办,垃圾投放点多,聘用了数十名引导员。但这只能保证部分投放点有人,很多投放点安排不到人,人不够用。”如果大量扩充引导人员,垃圾分类指导的投入就过高。
在人员不够的情况下,只能借助电子设备。但是,从调研情况来看,很多投放点并没有监控设备。当然,监控设备到位和监控信息的后续处理,也需要成本。
定时投放造成垃圾堆积
在一些社区的垃圾投放点,存在垃圾大量堆积的情况,这是定时投放造成的问题。
在社区规定投放时间的措施刚出台时,遭到部分居民的反对,理由是限制过多,影响了居民的生活方便。有些居民甚至反问:要不要规定什么时候睡觉?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有些社区规定的定时投放时间只有两个小时,造成垃圾在短时间集中;而且,有些社区为了方便管理,撤掉一部分投放点,造成垃圾往少数投放点集中。迅速集中的垃圾没有得到及时清理,在投放点大量堆积,影响社区环境和居民生活。
限时定点投放,要求环卫工作相应调整。也就是说,环卫的垃圾清理工作,必须在定时投放段高效进行。这又造成环卫工作的人力不足。由于各个社区规定的投放时间都设置在早6点到8点,晚7点到9点,所以各个投放点都需要环卫工人到位,这又是一个很大挑战,需要环卫工作人员大幅增加。人力的增加,是成本的投入。
居民对垃圾分类不能准确把握
一位年轻人对垃圾分类有较大自觉性。在一个垃圾投放点旁边,他对手上的垃圾和不同类型的垃圾桶认真地进行着对应判断。他喝光手上的一袋牛奶,将塑料袋扔进了“厨余垃圾”桶。垃圾投放引导人员介绍说,这个投放是错误的,塑料袋应放到“其它垃圾”桶。这位年轻人在投放垃圾前,是做个思考的,但是,他还是投错了。事实上,有这种判断困惑的人很多。一份调查表明,60%的人对垃圾分类标准不能准确理解。
有市民反映,对于什么是可回收垃圾或不可回收垃圾,存在鉴别困难,除了废纸、易拉罐、饮料瓶这种众所周知的可回收垃圾外,对于其他很多垃圾,不知道如何区分。北京对垃圾分类的专项检查也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居民精准垃圾投放率还有待提高。
发挥专业性社会组织作用 加速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作为生态环保领域的专业性组织,国际生态经济协会(IEEPA)积极分析研究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执行中的情况,并将积极推动实施垃圾分类措施,作为协会“立足首都,面向国际”建设首都生态文明的一份责任。
国际生态经济协会(IEEPA)专职副会长李军洋认为,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投入高,这是一项长期性的常态化的内容,仅仅依靠政府投入人力物力,远远不够的,需要加大力度,特别是充分运用市场的力量,可以广泛采取垃圾分类成效评价积分制的办法。如:每家每户每个社区物业每个街道统一要求建立垃圾分类随时抽查执行成效,形成物业对每家每户打分,街道对所属每个社区的物业打分,市政府或区政府委托第三方组织对街道进行打分,所有打分将直接计入奖罚。再如:每家每户的评分直接关系到物业费中垃圾费的增加或减少幅度;物业落实社区的评分直接关系到街道办对物业监督罚款额度多少,不执行的或严重的可由街道办提议召开业委会等形式对物业罢免程序;第三方组织对街道的评分将通过政府进行信息公开,形成对街道办工作的评价之一。
李军洋强调,还要增加社会力量投入,特别是政府出台正式文件加强明确,社会组织如何参与,如何发挥作用,产生协同效应,群策群力,共同推进这项事业,需要十分清楚。从党中央到国务院大力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到政府的各项工作中,当前仍然面临社会组织和政府对接工作的接口不明确;专业社会组织有知识专业优势,可以配合政府在专题研究、专业培训、资源调配、社会宣传、社会动员、志愿服务等很多方面,承担独特角色;仅仅有政策但是缺少实际的接口设计,导致专业性组织难以真正参与到政府的社会事务中,同时还有一些基层政府认为社会组织是来添事的,主观上也不想让社会组织真的参与其中,导致现在社会组织只是起到宣传促进和敲边鼓的作用,未能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李军洋介绍到,纽约的中央公园就是一个典型的以社会组织专业运维为主,政府只起到行政监督管理审批为主的合作模式,中央公园是由一家社会组织和纽约市政府签订管理协议,政府在中央公园的85%预算经费直接由社会组织负责使用,同时社会组织也可以通过社会渠道获得捐赠或资助,只是需要接受政府监管全部的资金规范使用,由这家社会组织按照协议的责任清单,负责对中央公园进行管理和日常维护。而纽约市政府下设园林局,这个园林局是政府部门负责整个纽约市的所有公园的行政管理,在公园管理工作中,主要负责行政审批,比如园内要搞大型活动审批,评估决定是否要对园区建筑或设施进行更新等,政府在中央公园的15%预算经费是由这个园林局承担的。正是通过政府以协议的方式授权社会组织承担专业运维工作,同时政府又在过程中进行监管和负责行政审批,两者相结合,使得中央公园的管理和维护既可以保证其公共性,又在政府的管辖范畴之中,同时还充分通过社会组织力量调动了各方力量参与公园的运维,促使公园成为全世界成功管理的案例。
一个成熟的社会,是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三种力量基本均衡的社会,社会组织被视为社会公共领域存在和发展的衡量指标,其数量和活跃程度,被视为一个国家的社会公共领域是否发达的一个标志。
垃圾分类只是生态文明建设系统性工程中一部分,从社会化分工以及政府和社会的良性关系出发,整个社会组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的空间和潜力都是巨大的,如何由政府做好社会组织能直接投身建设的接口设计,尤为关键。
针对垃圾分类的工作,李军洋建议:第一、加大社会各界特别是社会组织的参与程度,由专业社会组织利用专业优势和社会力量配合政府部门解决垃圾分类前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第二、加大对居民入户指导力度,加大对物业公司的培训指导,在电视台滚动播放相关公益广告等,并针对具体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第三、利用市场手段,调动市场资源,解决目前垃圾分类投入过高的问题。第四、跟进一些具体措施,包括采购制作一些印有分类图示的可降解垃圾袋,作为对分类正确住户的奖励,在垃圾收集现场赠送;推出物美价廉的统一颜色的塑料分类垃圾桶投放市场,鼓励居民选购。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s://www.jicengzhizhi.com/2022/1201/205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