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善治 玉门市“三点发力” 赋能乡村治理提质增效
玉门市“三点发力” 赋能乡村治理提质增效
近年来,玉门市司法局坚持以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维护社会稳定、满足群众法律需求为导向,以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三点发力” 为乡村治理聚势赋能。
紧扣法律服务“立足点”,唱响法治为民“主旋律”
高标准推进法律服务平台建设。贯彻落实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标准,持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目前,已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个,集人民调解、公证、法律援助、法律咨询、司法鉴定等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站(室)102个,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市、乡、村三级全覆盖。
高效率提高法律援助服务水平。玉门市司法事务中心关注未成年人、残疾人、妇女、老年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积极回应乡村困难群众法律服务需求,助力乡村困难群众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2024年以来收到法律援助案件申请433件,办理法律援助433件,为农村困难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2700余人次。
高质量满足乡村法律服务需求。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专业优势,鼓励和引导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为乡村开展法律服务。截至目前,玉门市15个乡镇(街道)签订法律顾问合同,辐射带动85个村(居)法律服务活动,村(居)法律顾问覆盖率达100%。
紧抓法治宣传“关键点”,推进普法宣传“主阵地”
全方面创新普法模式。聚焦群众法治需求,持续推进“互联网+法律服务”模式创新,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渠道推送宣传信息334篇,在玉门移动普法平台全覆盖发布手机普法短信105万余条(人次),将法宣“触角”延伸到群众的每一个角落。
全要素强化法治宣传。结合普法节点制定年度“普法菜单”,创新个性化“订单式”普法,整合基层法治讲堂、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力量促进普法宣传全域均衡发展。健全落实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集中学法制度、法治培训制度。2024年先后组织开展主题普法活动18场次,发放法治宣传资料69850份,受教育群众达6.22万人次。
全方位建立示范基地。大力实施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培养法律明白人718余名,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62户。全市经复核保留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个、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2个、酒泉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44个。
紧盯基层治理“落脚点”,畅通纠纷化解“快车道”
规范组织建设。加强行业性专业性、区域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成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116个,其中:乡镇(街道)调委会17个、村(居)调委会85个,企事业调委会4个、行业调委会10个。现有人民调解员992人。
健全调处机制。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常态化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及时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排查各类纠纷1583件,调解1565件,调解成功率98.8%。
筑牢基层防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委员会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积极作用,提高基层调委会防范和化解民间纠纷的能力,筑牢人民调解的“第一道防线”作用,打造省级“枫桥式”调委会1个,“罐罐茶”调解室“乡贤调解委员会”“铁人说事室”“老马工作室”等各具特色的调解工作室6个。(甘肃省玉门市司法局 曹东宁供稿)
责任编辑:CmsTop
文章来源:https://www.jicengzhizhi.com/2024/1213/1696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