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案例展示 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强基础促合力加强乡镇(街道)服务能力建设
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强基础促合力加强乡镇(街道)服务能力建设
湘潭市雨湖区全区总面积451.39平方公里,人口61.61万人,下辖1个乡、3个镇、8个街道,辖53个村、52个社区。近年来,雨湖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乡镇服务能力建设的决策部署,针对当前存在的服务理念相对滞后、服务能力有待增强、服务机制尚不健全等问题,在推动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提升、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工作中积极作为,通过坚持党建引领、科学理顺体制、健全服务体系、优化公共服务,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力打造具有雨湖特色的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新模式。
一、主要做法
(一)党建领航夯实服务基础。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党建领航作为提升服务能力的重要抓手,不断强基础、细管理、促创新。一是强化基础促合力。成立由区委副书记任组长的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领导小组,由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委政法委、区民政局分别主抓党建、德治、法治、自治四个工作小组,先后制定了党建领航政府服务体系星级考核制度等6个指导性文件,不断完善乡镇政府服务绩效评价奖惩机制,全力构建“闭环式服务、方阵化布局、结构化管理”的服务体系。二是围绕中心强服务。充分整合区乡两级资源,全面落实驻村第一书记、党建联系人等制度,通过开展支部“五化”建设,创建五星党组织,抓好党员进楼栋、亮身份、做承诺、当先锋工作,不断助推三大攻坚战、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改革创新、民生保障等工作,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三是创新形式提质量。推广实施“零距离”点单、“议事会”制单、“服务直通车”买单的“三单制”模式,集中处设立民情反映栏、“扫黑除恶”举报箱,定期开展“民情大走访”活动,开通“帮困直通车”“矛盾化解直通车”“环境整治直通车”,构建“律师+调解员+志愿者”队伍参与社会矛盾调处机制,有效解决环境卫生整治、教育住房等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
(二)职能重构科学理顺体制。
按照权力下放、权责一致的改革原则,统筹推进行乡镇站办所职能重构、行政审批权和综合执法权下放等改革,乡镇政府职能进一步明确。一是乡镇站办所改革。坚持简政放权、加强效能的改革原则,出台《雨湖区关于深化乡镇(街道)机构改革的实施方案》,对全区乡镇站办所管理体制进行优化组合,设置党政机构6个,直属事业单位机构5个。相对改革前,乡镇站办所设置数量同比减少40%,机构设置更加精简、运转更加有序。二是行政审批改革。梳理完成乡镇(街道)权责清单,出台《雨湖区乡镇(街道)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雨湖区赋予乡镇(街道)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目录》,明确乡镇权力事项116项,赋予乡镇(街道)经济社会管理权限31项,区直部门做到“应放尽放”,各乡镇(街道)“应接尽接”。三是综合执法改革。以加强乡镇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强化执法覆盖为重点,整合应急、人社、卫健、城管等执法力量和资源,建立城乡一体化执法管理新格局。全力推进“智慧城管”建设,将街面治安、监控系统和城管行政执法系统有机统一结合,全面建设“智慧城管”运行体系。
(三)优化机制健全服务体系。
以改革创新为主线,整合资源要素,优化运行机制,提高行政效能,探索“小政府、大服务”有效机制。一是服务内容清单化。进一步健全完善乡镇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落实动态调整和管理机制。制定乡镇政府公共服务目录清单,扩大服务管理权限,重点把扶贫开发等任务列入清单,明确下放事项、程序和法律依据,确保下放权力接得住、用得好。梳理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20项依法自治事项、30项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8项工作负面事项、8条落实“三个清单”管理办法,依法厘清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权责边界,把基层干部的时间和精力释放出来,了解群众、服务群众,聚焦提升治理服务效能,推动本源回归、自治发力。二是服务手段信息化。依托政务服务“一张网”,横向接通了区直部门与乡镇的政务外网,纵向实现了区镇村三级联通,全区12个乡镇(街道)、105个村(社区)实现电子政务外网全覆盖。整合全区“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窗口,将原有社保、低保、医保等业务整合进一门式综合窗口,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推进实体办事(服务)大厅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深度融合。三是服务管理网格化。统一网格治理层级,同步设置党建、综治、自治、服务四类网格,整合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等复合联动,将分散于各条线的力量“握指成拳”,实行“大网格”管理。按照“街巷定界、规模适度、无缝覆盖、动态调整”的原则,共划分473个网格。通过网格把社情民意统统摸上来,梳理分析区域内公共服务需求特点和服务提供的突出问题,对症下药、精准出招;通过网格把优质服务沉下去,由网格员负责格内群众业务“办理前解答、办理中跟踪、办理后评价”闭环式服务。
(四)资源整合优化服务供给。
着眼于解决无钱办事、无人管事的问题,足额保障工作经费,配强工作力量,补齐乡镇政府服务短板。一是强化资金保障。以数字乡村为引领,以乡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满足农民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按照“一园两带两核多点”的功能布局,深入推进乡村产业发展机制、数字乡村发展机制、促进农民增收机制、优化乡村治理机制四大体制机制创新,争创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争取中央、省、市综改资金,支持农村综合改革和统筹城乡发展。二是强化人才保障。出台加强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10条措施,建立从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择优选拔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的长效机制。健全区、乡镇(街道)、村(社区)“1+12+N”三级枢纽平台,建设1个区级社会工作服务总站,12个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引入荆鹏、东西方等10余家专业社工机构扎根。加强对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的指导和支持,发展社会组织300多个、社会工作人才600余人。三是强化工作保障。推行乡镇干部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业绩评议制,建立乡镇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和乡镇政府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坚持乡镇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健全区直部门和乡镇政府之间双向考核评议制度,完善社会满意度评价及第三方考评办法,加大群众满意度在考核评价中的权重。进一步规范村级运行管理,在全区推行“坐班服务便民、流动服务惠民、亮牌服务利民”三项机制,进一步促进基层组织作用发挥,提高办事效率。
二、工作成效
(一)党建引领由示范带动向全域覆盖转变。
通过不断推进“党建领航工程”和党支部“五化”建设,积极构建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三级共建联动机制,基层动力持续迸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两个作用”不断加强。
(二)机构设置由繁冗陈杂向规范标准转变。
通过整合资源,推进站办所机构重构、执法机构改革,优化了乡镇政府管理服务职能职责,破解了乡镇工作中存在的体制机制不顺、人员不足等突出问题,打通民生保障的“最后一公里”。
(三)政务服务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
推进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在党群服务中心实行“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改革,进一步压缩办事时限、减少办事环节,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全面打造了便捷、高效的基层政务服务体系。
(四)公共服务由政府主导向市场驱动转变。
通过不断改进乡镇基本公共服务投入机制,加大支持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项目和社会事业发展,出台了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对适宜采取购买社会力量能够承担的公共服务项目,尽可能由社会力量承接,进一步加强了基层公共服务供给。
专家推介建议:
湘潭市雨湖区通过乡镇政府职能重构、服务体系建设以及服务资源整合,推动乡镇服务能力建设。一是建立党建引领人才资源下乡的制度化机制,推进党建工作与服务能力建设工作深度融合。如驻村第一书记、党建联系人等制度等。二是通过乡镇政府职能改革,推动治理重心下移。通过乡镇站办所改革、行政审批权和综合执法权下放等,探索推动乡镇政府赋权赋能。三是探索完善乡镇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服务内容清单化、服务手段信息化以及服务管理网格化,增强了乡镇政府服务供给能力。
湘潭市雨湖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体现为两个层次的探索,一方面通过乡镇政府职能改革,提升了职能履行所需的物质条件、组织结构和行政文化所形成的潜在服务供给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服务体系建设,强化了乡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新路径和模式提供了示范和样本。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s://www.jicengzhizhi.com/2022/1110/164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