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专家观点 黎昕 ▏关于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若干思考

黎昕 ▏关于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若干思考

摘要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遵循治理规律,把握时代特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坚持问题导向和稳中求进、坚持全面协调高效、坚持法治与德治、和谐有序与增强社会活力的有机统一,着力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推动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机制创新和社会治理体系完善指明了方向。 

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重大意义

  社会治理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包括政府治理、市场治理、社会治理。社会治理是指多元社会治理主体共同参与社会事务和社会生活的治理,进而实现国家对社会的有效治理。社会治理和社会管理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运行规律和治理规律认识的深化,是社会建设理念、体制和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就是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善于把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牢牢把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要求,创新社会治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在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中,坚持党领导下的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在社会治理中的协同作用,努力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公平正义充分彰显,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社会文明不断提升。

首先,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改革发展实践取得的一条非常重要的经验,就是在改革和发展的同时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没有社会和谐稳定,一切改革发展都无从谈起,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40年来,伴随深刻的经济体制变革和社会结构巨变,我国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在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同时也不断激发社会活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善于把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把平安中国建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强调发展是硬道理、稳定也是硬道理,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发生,使一些社会治理难题得到有效解决,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与此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和复杂的变化,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社会治理也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出现了一些需要认真把握的新趋势和新特点。如社会阶层结构和利益格局日趋复杂,社会矛盾多元多样多发:人口大规模流动,基层原来传统的熟人社会为生人社会所替代;各种新的行业、新的组织、新的群体不断涌现,处于原有的单位体制之外的“社会人”成为就业的主体;“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社会治理模式正在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国外一些不愿看到中国由富变强的势力对我国的阻遏、忧惧、施压、渗透不断增大;“现代化的推进特别是新科技的不断产生,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使人类社会进入现代‘风险社会’”等等。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处于新的历史方位,只有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作为一项既具有基础性内在性又具有目标性规定性的重大任务来认识、来落实,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才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其次,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社会治理提出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党的十九大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作出的重大政治论断。这个论断,反映了我国发展的实际状况,揭示了制约我国发展的症结所在,指明了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根本着力点。经过改革开放40年努力,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增强,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经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就社会领域来看,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战略任务后,我国在宏观层面实现了社会管理理念向社会治理理念的转变,社会治理基础性制度在多个领域获得新突破,包括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大病保险制度基本建立、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特别是养老金并轨改革、群团组织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等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新型社区治理体系不断健全,并创新民主协商机制,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加强社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促进社会治理制度制度化、规范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体现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还不够高,民生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社会上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还依然存在,人民群众对社会事务参与意愿更加强烈,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相对滞后,社会治理方式略显僵硬,政府职责错位、越位、不到位问题仍然存在,“近年来在宏观制度结构和中观政策设计上有许多重大改革创新,但实践中社会治理机制的改革创新才刚刚起步”,“社会整体结构、社会资源配置和社会问题情景呈现出的非均衡性特征较强,使得社会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增加”,常态下的社会治理能力和应急管理水平还有待提升等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和新任务新征程,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更加关注人民对美好生活新的多样化需求,更加关注社会公平正义,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人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是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

再次,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它既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要求。党的十九大擘画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每个阶段都蕴含着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明确要求。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提出要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到2035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人民生活更为宽裕,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显著缩小,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我们只有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认识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重大意义,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才能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保障。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必须遵循的原则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创新社会治理首先要创新理念。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在人。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从我国实际出发,遵循治理规律,把握时代特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深化对社会运行规律和治理规律的认识,善于运用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态度、专业的方法、精细的标准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增强社会治理整体性和协同性,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增强社会治理预见性、精确性、高效性,同时要树立法治思维、发挥德治作用,更好引领和规范社会生活,努力实现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根本保证。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必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善于把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完善保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安排,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主体和力量源泉。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必须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广泛参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必须顺应人民新期待,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根本坐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优先方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作为社会治理创新的根本价值取向,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三)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共建就是要坚持人民立场,切实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历史的巨大决定力量,依靠全体人民共同治理国家和社会;共治就是要充分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优化社会治理多元主体格局,整合政府、市场、社会、公众等多种资源,共同参与国家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立体多维、多元互补的局面;共享就是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使社会治理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建共治共享三者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建要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共治要以体制创新为关键,共享则要以公平正义为保障”。

(四)坚持问题导向和稳中求进。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发现问题,抓住社会治理领域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事关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明确主攻方向,做到精准发展、综合施策。稳中求进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握好变与不变的关系,立足现实,着眼长远,保持战略定力,该稳的要稳住,该进的要进取,把突出重点和兼顾全面、打基础与谋长远紧密结合,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重点有步骤地持续推进。

(五)坚持全面协调高效。“社会治理是一门科学,管的太死,一潭死水不行;管的太松,波涛汹涌也不行。”全面就是要树立大局意识、全局观念,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既要注重总体谋划,作好顶层设计,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突出抓好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有机统一。协调就是要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通盘考虑各方面情况和进展,按照整体性和关联性来谋划和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科学统筹推进的速度、力度和进度,着力增强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高效主要指社会治理体制机制运行的效率效能,要通过改革创新,形成科学合理、权责一致,相互衔接、相互融合、运转流畅的对社会进行有效治理的体系,着力推进社会治理系统化、科学化、智能化、法治化,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率效能,增强社会治理的预见性、精准性、高效性。

(六)坚持法治与德治有机统一。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七)坚持和谐有序与增强社会活力的有机统一。“一个好的社会,既要充满活力,又要和谐有序。”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要准确把握和处理维稳与维权的关系、活力与秩序的关系。既要通过社会体制改革创新,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又要通过社会体制改革创新,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增强社会发展活力。要完善对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重视疏导化解,柔性维稳,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全社会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必须着力解决的关键环节  

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其内容具体而复杂,如果对社会治理创新的重点缺乏清晰和准确的把握,则会影响社会治理创新目标任务的实现。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其目的是要按照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总要求,建立符合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符合社会运行规律和社会治理规律的对全社会进行有效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从而更好地协调社会关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公平正义,使社会和谐有序又充满活力。因此,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治理的基本体制。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最根本的就是要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和完善这一基本治理体制。要善于把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通过健全相关制度体系,使党的领导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的鲜明特征和根本保证。要加强和改善各级党委对社会治理的领导,发挥政府在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等方面社会治理的职责,全面落实党委和政府社会治理主体责任,完善社会治理考核机制和指标体系,规范党政各部门社会治理职能,形成权责明确、奖惩分明、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社会治理责任链条,确保责任到位、工作到位,履行好社会治理职责。同时,要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关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开放公共服务市场,鼓励和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尤其要注重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加强社会组织培育和引导,推动社会组织明确职责、规范自律、依法自治、发挥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要充分发挥法治对社会治理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加强社会治理领域相关法律法规立改废和相关政策制度制定完善工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更好地引导和规范社会生活,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促进社会和谐有序。

(二)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叠加,而其中大量的社会矛盾是由利益问题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因此,创新社会治理,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建立健全社会矛盾排查预警机制,努力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信息化手段,提高对各类社会矛盾的发现预警能力,及时排除、化解、处置各类社会矛盾。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遇到关系复杂、牵涉面广、矛盾突出的改革,要及时深入了解群众实际生活情况怎么样,群众诉求是什么,改革能给群众带来的利益有多少,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思路、制定举措、推进落实。”预防和减少利益冲突,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各类社会矛盾。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机制。要善于运用法治、民主、协商的办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权威地位,建立健全利益表达机制、协商沟通机制、救济救助机制,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法律通道,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诉讼与非诉讼方式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提高矛盾多元化解的整体效果和效力。“对各类社会矛盾,要引导群众通过法律程序、运用法律手段解决,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

(三)健全公共安全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抓紧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标准、技术服务,推动建立行业公共安全风险评估、化解和管控制度,落实政府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大安全生产目标考核权重和责任追究力度,强化预防治本、健全预警应急机制,提高安全生产的科技支撑能力和应急救援水平,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食品安全关系群众健康,关系中华民族未来”“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待,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仍然比较脆弱,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成为百姓的心头之痛。要顺应人民群众的期待,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加快相关安全标准制定,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加快建立健全覆盖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程监管制度,加快检验检测技术和信息化建设,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广泛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切实加大投入,提高全社会安全意识,完善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社会参与、分工协作的防灾减灾机制,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要健全国家安全体系,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

(四)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治安形势出现了新的特点,要深入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着眼于提升整体效能,努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防控网络,一手抓专项打击整治,一手抓源头性、基础性工作,以“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为目标,深入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加快实现建设集约化、联网规范化、应用智能化。加强对学校、医院、人流密集场所等重点区域的防控,提高在基层一线化解矛盾和快速处置风险能力。严密防范坚决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依法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惩治偷拐骗抢、黄赌毒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活动,整治电信网络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网络传销等突出问题,“要加强源头治理,把激发活力和维护秩序、维护权益和维护稳定、保障安全和服务民生结合起来,优化公共安全治理社会环境,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安定的深层次问题。”切实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

(五)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当前,随着人们物质需要得到满足,人们有了更多的心理需要。一方面,人民群众的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安居乐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公平感。另一方面,面对工作、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加大,由陌生人构成的现代社会,人们的心理孤独、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大量增加,需要疏导和释放的渠道。针对现代社会容易产生的各种情感、心理、精神性疾患,必须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袭。完善惩恶扬善机制,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建立健全心理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心理健康人才培养,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建立健全心理危机干预预警机制,对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的给予更多的关注,加强人关怀和心理辅导,引导其依法理性处理问题,防范和降低社会风险。加强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建设,通过搭建社会心理综合治理工作平台,完善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危机干预机制,不断提高社会心理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调节社会情绪,构筑心理防线,有效维护社会稳定。

(六)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工作的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放松。”创新社会治理,必须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的一条红线,以提高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调整和完善不适应的管理体制机制,“高度关注基层政权组织、经济组织、自治组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发展变化的特点,加强指导和管理,使各类基层组织按需设置、按职履责、有人办事、有章理事,既种好自留地、管好责任田,又唱好群英会、打好合力牌。”城乡社区处于党同群众连接的“最后一公里”,“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要充分发挥企业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完善社区治理模式,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增强社区公共服务能力。要加强人口服务管理,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促进人口有序流动。“要高度重视农村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增强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提高基层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机制,以改善民生为优先方向,主动从源头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要积极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使基层有职有权有物,更好地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夯实社会治理的基石。

(七)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飞速发展,网络走进千家万户,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7亿多,居全球第一。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日益成为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间。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管理。”保护国家网络主权,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要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完善网络信息服务、网络安全保护、网络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推动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健全基础管理、内容管理、行业管理以及网络违法犯罪防范和打击工作联动机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治理强大合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八)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加注重联动融合、开放共治,更加注重民主法治、科技创新,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既是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基本途径。要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改变以往由政府对社会治理大包大揽的状况,激活社会活力,群众的事同群众多商量。大家的事人人参与,充分发挥企事业单位、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及其他各类社会组织和公众等社会主体在社会治理中的协同作用,努力实现社会事务的多方共同参与治理,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水平。要把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落实到社会治理之中,强化依法治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破解社会治理难题,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优势,更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聚焦影响安全、制约发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综合整治,彻底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提高社会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要提高党对社会治理的领导能力,着力提高干部素质,把培养一批专家型的社会治理人才和一支素质优良的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作为重要任务,加强社会治理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用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知识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增强社会治理整体性和协同性,增强社会治理预见性、精确性、高效性,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的专业化水平。     

文章来源:https://www.jicengzhizhi.com/2022/1028/11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