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治理要闻 推动劳动教育创新 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基础
推动劳动教育创新 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基础
【学思践悟】
作者:徐华军(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浙江科技大学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为内在要求。劳动者是其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创新,提升大学生开展创造性劳动的能力和水平,让大学生充分理解劳动创新对于国家富强、社会发展的特殊价值,感知个人奋斗对于实现强国梦想的重要意义,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基础性意义。
创新劳动教育的教学内容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求是创新。对于劳动者而言,就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以适应新的生产环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高等学校要注重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和专业积极开展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应用”,“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特征。高校应充分发挥学科引领作用,开展创造性劳动教育,聚焦战略性产业与未来产业的发展以及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在劳动教育中引入新知识,培训新技能。以学科交叉融合为途径,丰富跨学科、跨领域的劳动实践课程内容,培养大学生综合创新能力。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集成专业基础+数智科技+人文精神的交叉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劳动者。通过创造性劳动教育,提升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更好地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在劳动教育中融入关于绿色低碳的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更加自觉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此,应加强理、工、农等学科的融合贯通,建立覆盖气候系统、能源转型、产业升级等领域的碳达峰碳中和知识体系。加强绿色低碳领域教材与课程开发,丰富资源环境国情教育和碳达峰碳中和知识普及。开展各类绿色低碳劳动实践,增强大学生对绿色低碳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随着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等新技术的突破和应用,未来工厂、远程办公和分布式团队、自由职业和零工经济、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劳动等未来劳动业态不断出现,不仅重塑了生产流程,也为劳动者带来了新的职业角色和发展空间。大学劳动教育应当与时俱进,构建与未来产业、未来技术和未来职业相关的劳动教育知识体系,培养大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持续更新知识结构和劳动技能。培养大学生跨学科学习和研究能力,加强新技术的探索和应用,培养批判性思维习惯,以新实践培养新劳动习惯,拥抱未来产业发展。
拓展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构建劳动教育的创新实践体系,打破教育、科技与产业之间的壁垒,培养创新型劳动者。
一方面,建立跨界协同的产教融合体系,既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卓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推动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培养;也要强化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校企联合共建课程、共编教材、共集工程案例,开展沉浸式实景、实操和实地教学,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还要整合校企多方资源,建设联合研发中心,强化校企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成果转化。通过这些举措,实现高校和企业在人才、技术和资源等方面的充分共享,共同培养创新型劳动者,不断提升产业的创新发展能力。
另一方面,将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既要鼓励学生进入教师课题组、实验室参与各类科研项目,锻炼科研能力;也要把科研设施转化为劳动实践的育人平台,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劳动实践教学的内容;还要利用承办国内外学术会议、学术沙龙、专家讲座等形式,培育形成一批育人品牌。通过这些举措,将科研活动和资源转化为劳动实践育人资源,形成研究性教学和探索式学习良性互动,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加强劳动教育创新的制度机制保障
推进劳动教育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从机制建设、资源保障和队伍建设等多个维度入手,形成全面、有效的劳动教育创新的机制体系,培育高素质劳动者。
加强机制建设。一是健全政策保障机制,建立组织协调机构,完善日常管理制度,明确目标要求;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与劳动教育创新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鼓励大学生参加创新性劳动实践。二是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开展过程性评价,客观评价劳动教育创新成果,持续关注大学生在劳动实践创新中的表现。三是健全宣传引导机制,通过新媒体、报告会、研讨会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劳动教育创新的成效,引导家长树立正确劳动观念,支持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营造浓厚的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氛围。
加强资源建设。《意见》提出,“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和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应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建立以“专业基础+未来劳动”为核心的劳动教育课程群,强化各类劳动教育教学内容,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实践平台建设,“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服务社会功能,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和劳动实践基地”。加强建设资金投入,鼓励社会捐赠和企业赞助,加强对创新要素的投入,加大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加强队伍建设。配足师资,聘任专职教师组织开展劳动教育教学,指导大学生开展创新劳动实践;聘请专业课教师作为兼职教师,在专业课程里贯穿创造性劳动教育。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强化每位教师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提升实施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对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鼓励高校教师到企业开展实践锻炼、担任研发人员,实行双导师制,校企共同培养创新型人才。
《光明日报》(2024年08月12日 06版)
责任编辑:CmsTop
文章来源:https://www.jicengzhizhi.com/2024/0812/1047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