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治理要闻 风中那座屹立不动的哨所 铸起了一道生命保障线!

风中那座屹立不动的哨所 铸起了一道生命保障线!

晨曦,太阳越过阿拉套山和别珍套山,把盛夏的热情泼洒给山谷、草滩和水流。伴随着第一抹光亮染红哨所,警察、民兵、连队“两委”成员、护边员们迎着太阳,在广场上升起国旗。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88团卡昝河边防民兵哨所,就隐匿在两座大山之间的褶皱里,从上空俯瞰,一条条崎岖蜿蜒的路,如枝叶纹理般镶嵌其间。路的尽头,横亘着古老雄浑的冰川和巍巍矗立的界碑。

62年来,这座屹立在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边境大山深处的哨所,像一颗楔子一样,钉在祖国漫长的边境线上。如今,民兵哨所和卡昝河边境警务站合署办公,建立起党政军警兵民协调联动机制,守护着祖国西部边境。

风中有座不动的哨所

风循着蜿蜒的卡昝河前行,在河谷腹地,突然猛烈起来,五星红旗在空中猎猎作响,卡昝河边防民兵哨所在大风中岿然不动。

冬季,卡昝河边境警务站民警在巡逻踏查。

卡昝,哈萨克语意为“锅底”,因山谷三面环山,俯瞰如锅,因此得名。这里平均海拔27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不足5摄氏度,冬季气温在零下30摄氏度。地处风口的卡昝河谷,积雪连绵,年风期约280天。“哨所升起的国旗,每两个月就会被大风吹坏一面。”卡昝河边境警务站站长刘航介绍。

1962年,农五师红星十二场(现五师八十八团)响应党中央号召,抽调一个加强排赶赴边境一线,在卡昝、库克他乌等五处山道谷口建设哨卡。民兵们在戈壁滩上自挖地窝子,建起了第一代哨所。

如今,山谷的风吹散了历史尘埃,第一代戍边的青年们都已迟暮。唯有留下的两个地窝子,还在向后人诉说着当年的艰辛。

走进地窝子遗址,高度约一人高,20平方米的空间里没有过多摆设,只有一扇窗户一扇门,大半间是铺着麦草和羊毛毡的地铺。

“这是当年民兵们一点一点挖出来的。”刘航说。

1985年,八十八团党委从长远着眼,在卡昝河旁修建了石头营房哨所,进一步改善民兵守边条件。民兵们从山谷中背来石板,砌成营房,石头间隙用泥巴封糊,从而达到防风保温的效果。

石头营房在当时不仅仅是民兵守防的哨所,更是牧民来往、看病就医、孩童上学的场所。如今,已经黢黑的墙面和当年民兵用过的背包、水壶,默默述说着民兵们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故事。

2008年,使用彩钢板搭建的第三代哨所落成,石头营房完成了历史使命,成为一代人守边护边的见证。2015年冬,简易的彩钢板房被一场暴风雪掩埋,民兵们足足铲了三天的雪才进了屋。

2019年,民兵们搬进了面积875平方米的二层楼房,里面设有健身房、医务室、学习室等。下山的路也在这几年被彻底打通,日常需要的供给只需要一个小时就能送到。

62年前,当遥远的卡昝河谷第一次有了炊烟,历史便已写明:“戍”字在先,“垦”字立足。四代哨所,见证了几代兵团人用热血铸就的边境安宁。

青春守卫卡昝河谷

漫长的边境线上,常年驻守的人,是行走在边境线的碑;终年耸立的碑,是守护边境线的人。

警务站民警冒着严寒,翻越山岭为牧民送去生活物资。

卡昝河边防民兵哨所被险峻的群山包围,界碑大多屹立于高山之巅。通往界碑的路,给老军垦于发贞留下了无法忘却的记忆。

今年86岁的于发贞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走上巡边路时,看着远方山顶上的积雪,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卡昝河谷的路,人迹罕至,常常令人望而却步——高寒缺氧的风雪路,壁立千仞的陡崖路,险象环生的乱石路……

老人说:“那时骑马巡逻,上山的时候难受,下山的时候更难受,要一直趴在马背上。”

一次,民兵班战士从捷麦克沟巡逻回哨所途中,一匹马踩到一颗小石头,弹飞了出去,不偏不倚打到野猪身上。野猪追着马跑,一匹马的前蹄一下子踩到班长严直义的身上,当时人就没了气,好在战士们有经验,赶紧做人工呼吸,十几分钟后,人才被抢救过来。

巡逻的路,离云很近,离家很远——站在海拔4200米的萨尔坎达坂顶上,仿佛伸手就能触到白云;即使走到河谷的尽头举目远眺,也看不见城镇和人烟。

1983年,第二代民兵库马别克上了山。一条马鞭,一家人,守护着世代生活的草场。2006年3月,库马别克在巡逻途中,倒在了这片他最热爱的草场上。

23年间,库马别克像一块界碑,忠诚履行着护边职责。

已经去世的父亲,留下的不只是马鞭,还有兵团人维稳戍边的使命。这种使命就像遗传基因一样,留在了第三代民兵赛力克·库马别克的血脉中。

2018年底,肆虐一夜的风雪初停,赛力克·库马别克和3名民兵骑马巡边。返程路上,平静的天空再次飘起雪花,一场暴风雪转瞬即至。风雪瞬间迷失了众人的视线,差点将4人从马背上掀下来。他们只能用缰绳把4匹马拴起来,拽紧马笼头,一步一步往回挪。队伍里一名年轻的民兵蹲在雪地里崩溃大哭。

是啊!雄伟的高山接纳了他们的眼泪,湍流的河水融进了他们的汗水,一条62年的巡边路,是由界碑和雪山装点的平凡之路,更是几代兵团人用热血铸就的家国之路。

也正因为如此,2019年,当27岁的刘航初到这里,眺望远方,眼神中充满了无畏和坚毅。那是先辈们给予的力量。

且以忠诚绘远方

入夜,月亮的清辉,为卡昝河蒙上了一层清冷的色调。

6月15日凌晨1点,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惊醒了刚刚入睡的刘航——肯定有急事!刘航知道,这个时间打来的电话,必定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儿。

“我老公胸口疼痛,急需到医院,请你们帮帮我。”电话那头,牧民也尔登其其克焦急地说道。

来不及多想,刘航抓起桌上的速效救心丸就出了门。

紧急救治、对接车辆、护送病人,山谷中呼啸而过的警车,打破了夜的宁静。经过一夜抢救,病人脱离了危险,刘航和同事们这才放下心来。

来到卡昝河边境警务站的5年时间,刘航手机里拨出和接入最多的是牧民的电话……

2019年1月,随着原公安边防部队转隶,刘航从河北来到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边境管理支队道浪特边境派出所,同年4月,到达卡昝河边境警务站。

初到时,刘航像游子般想家。除了忍受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不适外,最难忍受的是孤独和寂寞。牵挂父母,牵挂女友。

他担心3500公里的距离会逐渐冲淡坚不可摧的爱情。

2019年6月,刘航跟随老站长阿斯里别克第一次巡边。

“我们每次上山都要带上铁锨、扫帚、棉衣、干粮等物资,山上积雪很厚,巡逻车经常陷进雪窝,要用铁锨开路。到达界碑要翻越20多个山坡,最少要两个小时。”路上,阿斯里别克讲起了巡边故事。

“那是我第一次到达边境。看到界碑的那一刻,我瞬间红了眼眶。我是一边流泪一边用红油漆描红界碑的。那一刻,我突然理解了‘前方是界碑,身后是祖国’的深刻含义。”刘航说。

从那天起,那个曾经迷茫的青年不再迷茫,坚定的心促使刘航鼓起勇气,向远在老家的女友表达了坚守边防的想法。

再后来,女友追随刘航来到了五师。次年,女儿的到来,更加坚定了他坚守边关的决心。

烈风从未停息,一如清冽的卡昝河奔流不息。过去的故事还在传唱,新生的故事正在演绎……

警务站民警帮助牧民搬运牧草。

民警们来到牧区,为牧民宣讲雷锋精神。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昔日简陋的哨所已变成二层小楼,执勤方式也由马巡转变为车巡。这座集执勤、医疗、文化于一体的哨所,已经成为当地牧民的一道生命保障线。

62年来,小小的民兵哨所发挥了巨大作用。几代护边员熟悉民情边情,定期踏查边境、对抗演练;解决牧民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每年协助转运牲畜6万余头;累计巡逻100多万公里……

62年间,河水潺潺,马蹄哒哒,那山、那人、那哨所与卡昝河谷融为一体。

文章来源:https://www.jicengzhizhi.com/2024/0810/1045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