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善治 “就算对方欠你1块钱,我也帮你要回来!” 47份诉状背后的调解“艺术”
“就算对方欠你1块钱,我也帮你要回来!” 47份诉状背后的调解“艺术”
“无论标的大小,都不要急不要怕,就算对方欠你1块钱,我也能帮你要回来。”7月25日,在宁夏银川市西夏区人民法院第九法庭,记者见到了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李莉。
调解现场,她来回穿梭在当事人之间,不时眉头紧锁,思忖着手中的案件。
愁眉的源头,是一件讨薪系列案,涉及的务工者共有47人。因长期被拖欠工资,有的人生活陷入了困境。她们抱着最后的希望来到西夏区法院,希望获得法律的公正裁决。
7月25日,银川市西夏区人民法院第九法庭调解现场,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李莉(右一)和案件当事人沟通拖欠工资款细节。
不论标的是“大”是“小”一样用心办
时间拨回到5月,某箱包加工公司员工因连续3个月未领到工资,一纸诉状将某人力资源公司、箱包公司以及具体负责人袁某、戴某告上法庭。但两家公司经营期间未发现有拖欠工资行为,被告之一的戴某因犯诈骗罪在福建省某监狱服刑,另一被告袁某处于“失联”状态,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翻开手中厚厚的诉讼材料,李莉发现,这件讨薪系列案中原告47个,被告4个,涉及案件55件。
“不管怎样,这关系到务工者的生计,再难都要试着啃下来。”李莉告诉记者。
经过多方寻找,李莉终于通过案件关联人以及共同客户找到了袁某,并保持每天至少一通电话。
“法官,这个老板太不讲信用了,说好5月发工资的,现在7月了都没给!”
“能让他快点给钱吗?就为300多块钱我跑好几趟了。”
“我不是恶意要拖欠工资的,我也是受害者啊,前前后后被骗了6次,不是不想给钱,实在是没有这么多现金,容我缓缓,我一定把拖欠的工资都还清。”
……
现场,双方当事人都有自己的诉求。
无论标的大小,这些在外人看来的“小事”,在李莉那里都是心头“大事”。
“直”与“曲”我心知肚明
通了不知道多少通电话,距离和第一位当事人沟通已经过了近2周时间,李莉看了看厚厚的诉状和本子上密密麻麻的笔记,再次拨通袁某的电话。
“袁总,什么时候来银?”
有了前期充足的准备,李莉觉得,是时候进行“面对面”调解了。
“来来来,大家跟我到这边的调解室坐下慢慢说。”7月25日,经过前期大量的电话沟通,李莉邀请双方当事人到法院调解。
“戴总人呢?他也欠我们的钱,我对这个人已经没有任何信任了!”
原本在电话中答应好好商量的当事人,到了法院后却突然情绪激动。这边话音刚落,其余当事人闻言也纷纷应和。
眼见群情激愤,场面即将失控,李莉赶忙调整策略,决定对双方采用“背靠背”+“一案一议”的调解方法。
“调解是一门艺术,得有好的方式方法,既要用细枝末节戳穿各方谎言,又得各打五十大板。”
调解期间,李莉认真倾听每位当事人的诉求,耐心地一遍又一遍从情与法的角度为双方梳理矛盾,告知被告之一的戴某因犯诈骗罪在监狱服刑的事实,安抚双方情绪的同时,引导双方当事人换位思考、相互理解,使当事人能够按照法律标准衡量自身行为,及时消除双方当事人的隔阂。
“大家的诉状我都看过了,工资明细也和咱们的车间主任核对清楚了,不乏虚报的情况,建议大家如实提交……”对工人,李莉建议大家不要虚报工资。
“我知道你有你的难处,你被好友欺骗心里难受,家父住院需要用钱,媳妇孩子在老家也不容易,但是原告也有各自的困难……”对被告,李莉换位体谅。
在李莉的不懈努力下,当事人从最初的剑拔弩张,逐渐转变为心平气和,袁某承诺会在8月5日前把数额较小的17人的工资结清,剩余30人的工资于9月30日全部支付。至此,47人的劳务纠纷在短短2天内全部化解。
“名气”与“底气”背后的坚守
“如果在办公室找不到李法官,可以到调解工作室看看,十有八九不会扑空。”西夏区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书记员张苗苗说。
案件经历这么多环节,在办案经验丰富的李莉看来,双方对于赔偿与否没有争议,关键在于赔多少、怎么赔。
“以前的生活是紧锣密鼓,现在的生活是争分夺秒,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刚开完庭回来的李莉笑着对记者说。回到办公室的她刚一落座,就翻开一本卷宗。
谈起调解工作,李莉说:“调解,主要是要用心,没有捷径。和老百姓打交道,一定要学会将心比心,只有站在百姓的角度去思考,判决才能经得起推敲,才能真正做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47名员工劳务报酬系列案的调解是20多年来李莉办理的4000余件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再平常不过的一件,李莉也因审理劳动争议类案件快速专业而颇具名气。从磕磕绊绊到从容办案,再到2022年创建劳动争议审判专业品牌“李莉法官工作室”,慕名而来找她化解纠纷的人越来越多,她都全力以赴,努力实现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李娜 李嘉豪/文)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s://www.jicengzhizhi.com/2024/0805/10112.shtml